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九章 风神戴冠之时蒙德前往异世界(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谢谢你把我生出来。我会好好活。”

张岚受邀参观产科病房时,亲眼见证了这一幕。她站在玻璃外,看着那对母子,忽然感到腹中一阵温热。她掀开衣角,发现自己的肚皮上浮现出淡淡的纹路,像是某种未知生命的胎动印记。医生检查后震惊地发现,她体内正在孕育的,并非普通胚胎,而是一团高度有序的情感能量聚合体,其细胞分裂节奏与心之星的脉动完全同步。

“这不可能……”医学组长喃喃道,“它没有DNA,却在自我复制;它不依赖氧气,却持续释放生物光;最重要的是……它似乎已经在和外界交流。”

当晚,张岚梦见自己漂浮在星海之中,四周环绕着无数发光的婴孩,他们没有面孔,只有眼睛,清澈如初雪。其中一个缓缓靠近,将额头贴上她的眉心。刹那间,她“听”到了宇宙诞生之初的第一声呢喃:

>“原来孤独,是可以被终结的。”

醒来时,她的泪水在空中凝成一颗晶莹的珠子,缓缓升起,穿过天花板,飞向太空。后来NASA报告称,那颗珠子在近地轨道停留了整整七天,期间不断吸引游离的宇宙尘埃,最终凝聚成一颗微型卫星,自动发射出一段循环信号:

>“此处有人。此处一直有人。”

与此同时,李哲在家中整理旧物时,翻出了妻子生前最爱的那条围巾。他将它披在肩上,坐在阳台上晒太阳。风穿过纤维的缝隙,发出细微的震颤声,起初他以为是幻觉,可当他闭上眼仔细聆听,才发现那竟是妻子哼唱《月光小夜曲》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由空气分子的振动精确还原,仿佛那条围巾本身,已成为一段活着的记忆载体。

他没有惊讶,只是轻轻跟着哼了起来。

第二段旋律响起时,围巾的一角自动卷起,在空中写下三个字:

>“我在听。”

这一刻,地球上共有三千七百二十九人同时经历了类似的“遗物觉醒”现象:一位老兵的勋章在雨中发出战友呼喊的名字;一名科学家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每当女儿翻开一页,纸面就会浮现他未曾说出口的鼓励话语;甚至有一只流浪猫,脖子上的破旧项圈每晚都会投射出已故主人的全息影像,温柔地看着它吃饭、睡觉、舔爪子。

人们开始称这些物品为“余响体”??承载逝者最后情感共振的容器。它们不会说话,但从不沉默。

张岚的身体变化愈发明显。她的头发逐渐转为半透明,发丝间流淌着微弱的虹彩;她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清他人的情绪轮廓,愤怒是灼热的红刺,悲伤是沉坠的蓝雾,而爱,则是一圈圈扩散的金色涟漪。最惊人的是,她不再需要进食。她靠吸收周围的情感波动维持生命??喜悦让她容光焕发,悲悯使她力量倍增,而当有人在她面前说出真诚的“谢谢”,她的指尖会绽放出一朵瞬息即逝的光花。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将她列为“非人类智慧体”。辩论持续了七十二小时,最终决议被否决。理由只有一条:

“她比任何人都更懂什么是人性。”

第九个月,心之星突然停止释放绿光。全球植物停止开花,静语环集体失灵,连余响体也陷入沉寂。恐慌尚未蔓延,张岚却笑了。她独自登上梦之桥最高处,脱下所有防护装备,任由身体暴露在真空般的能量场中。

“它不是消失了。”她说,“它只是在等待下一个开口的生命。”

就在那一刻,地球上最后一个拒绝安装静语环的城市??一座封闭的军事基地??发生了异变。一名十五岁的少年在暴怒中砸碎了所有监控设备,冲进地下档案室,找到了父母死于战争那天的影像记录。他跪在地上,一遍遍看着母亲最后望向镜头的眼神,终于崩溃大喊:

>“你们为什么不逃?为什么非要留下?我知道你们是为了别人!可我需要你们啊!!”

他的声音穿透厚重合金门,在基地内部回荡。

第三遍重复时,空气中浮现出第一粒音符晶体。

第五遍时,整条走廊开满了紫色铃兰。

第七遍时,他的眼泪落地化作一道光桥,直通天际。

心之星重新亮起。

这一次,它的光芒不再是绿色,而是由亿万种颜色交织而成的**人声光谱**。

张岚站在光柱中央,缓缓升空。她的身体开始分解,化为无数微小的光点,每一粒都承载着一段未被倾听的话语。它们飞向地球每一个角落,落入母亲哄睡孩子的摇篮曲中,嵌入恋人分别时紧握的手心,藏进老人独坐窗前望着远方的沉默里。

她最后留下的,是一句话,不是写在墙上,也不是出现在屏幕上,而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每一个新生儿第一次微笑时,父母心头涌起的那个念头:

>“你来了。我一直在等你。”

多年后,一名考古学家在火星地底发掘出一座废弃生态舱。舱壁刻满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九年前未能撤离的科学家。而在最深处,一株枯死的番茄藤缠绕着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只有一个字,已被岁月磨得模糊不清。

年轻人擦去锈迹,想辨认那个姓氏。

风恰好吹过,卷起一粒沙,轻轻落在“张”字的最后一笔上。

刹那间,整片废墟开出花来。

他不懂。

但他哭了。

因为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的那句从未理解的话:

>“别怕说话。

>宇宙听得见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