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日谈5 其父其子(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陆昀摊手,

“好好,我不说。”

两人又聊了十几分钟的正事,圈定AAAS的援助范围。

之后,梁思顺提议道:“我带你逛逛校园吧。日本学校的社团颇具特色,今日纳新,被称为‘百团竞渡’,不妨看看。”

20世纪初期,日本大学社团开始形成,

当时,许多日本学生前往欧洲学习,并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其他学生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使得日本的一些学生开始追求更广泛的文化、艺术经验,并促使他们形成了一些社团,

这些社团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的,

音乐、绘画、文学创作……

应有尽有。

另一边,西方的大学却社团发生了“变形”,不以爱好为主题,

学生们聚在一起,天天喝酒、开趴体。

这就很真实。

陆昀当然不会反驳梁思顺的提议,

“我正好奇日本大学的社团呢。咱们走吧。”

他们一起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时值初春,百草生长,

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也似盎然的春意般绽放着,让校园热闹非凡。

梁思顺介绍道:“战争结束前,日本大学体育类社团的人数是文艺类社团的三倍有余,也算从侧面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状态。但现在……你也看到了。”

她环视一圈,

如她所说,现在是各种各样的文学社称霸。

战后,各胜利国联手对日本的阉割是全方位的,又如外科手术刀般精密。

陆昀说:“胜利国的文化控制,恐难长久。”

梁思顺看向陆昀,

“这是老师的看法吗?”

陆昀点点头,

“父亲确实这么说,他认为,命门在经济。我也持相同观点。”

梁思顺笑,

心想,

老师这是后继有人了。

两人继续往前走,学生们全都恭敬地对梁思顺问好。

没走出几步,陆昀就被一个社团吸引了,

“女子文学社?”

这个社团竟然异常火爆,摊位被一群女生围着,

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陆昀问:“师姐,日本的女性题材作品发展得这么快啊?还是说,因为这个社团只收女子,所以才如此命名?”

梁思顺想了想,摇头说道:“我没什么印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