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不带走一片云彩(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陆时低声道:“恰逢其会罢了。”

这并非无脑的谦虚。

文字、节奏、韵律优雅的现代诗非常多,而想要流传下来,往往需要借助背后的故事,

比如《一代人》,讲出了那代人的切身感受;

比如《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历史痕迹明显。

至于这首《再别康桥》,原作发表于1928年,

当时的背景是洋务运动虽然失败,却留下了新式教育、文化觉醒,稍认识几个字的人,都恨不得去西洋见识一番。

这时候,有一首写剑桥的诗横空出世,不火才怪。

陆时穿越之后抄了《一代人》、抄了《回答》,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也是因为王尔德病逝在报纸上引发了大规模论战。

诗歌就是这样,写得再好,想火也得符合创作背景。

陆时对卡文迪许说道:“校监先生,幸不辱命,这次的演讲看起来还蛮成功的。”

卡文迪许点头,

这次和陆时也算不打不相识了。

他问:“陆教授说自己‘不带走一片云彩’,莫非已经下定了决心?”

此言一出,众人全都沉默了,

他们紧盯着陆时。

这样的人才如果是剑桥人,善莫大焉。

陆时沉吟道:“校监先生说的是荣誉学位的事吗?”

卡文迪许打趣道:“怎么?陆教授想狮子大开口,在剑桥大学成立一个用你的名字命名的学院?”

这是一句调侃,

一众剑桥的教授都忍不住露出善意的笑容。

剑桥确实有用人名命名的学院,但那些都得是伟人,或者是有贵族身份的出资人,

达尔文学院、

丘吉尔学院、

唐宁学院、

……

全都类似这种。

陆时明显是不够格的。

他摆手道:“校监先生,这件事还是算了吧。”

卡文迪许颇为遗憾,忍不住再劝:“可是,陆教授所在的伦敦政经甚至还没发出过学士学位,你一直在那里客座,属实是明珠投暗啊。”

又是没有学位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

结果,陆时还没开腔呢,卡文迪许就被一个声音怼了:“伦敦政经确实没有发出过学位。但现在,它已经是伦敦大学联盟的一员,学位绝对不会是问题。”

循声望去,便见沃德豪斯缓缓朝这边走了过来。

卡文迪许眯起双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