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俄国野心(第4页)
这就是堑壕战的可怕之处。
它让人们只能冷冰冰地將那些逝去的生命视为冰冷的数字,证明战爭毫无浪漫可言。
“当然,將兵力强行投入到防线构建得异常完善的地区,日本高层的责任也不小。”
“听说衝锋鎗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没错。俄军士兵都將其视为珍宝。也因此,我们军队內部要求大规模装备衝锋鎗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也有巨大弹药消耗该怎么应对的问题,但那是后话。”
关於这一点,不必担心。
德国有弗里茨·哈伯和他发明的空气氮固定法,也就是哈伯-博施法。
有了哈伯-博施法,氮肥和火药都能被廉价大量生產,弹药问题自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不过哈伯的发明中除了哈伯-博施法,还有一种史上最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毒气。
因此,哈伯既被称为打破马尔萨斯陷阱的人类救世主,也因为毒气而被骂为史上最大的杀戮者。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科学家,但因为哈伯製造毒气的事情受到极大的衝击,恳求他不要製造。哈伯不听,她最终因悲痛而自杀。
“最近因为这件事真让我头疼。”
“因为衝锋鎗?”
“不是,是堑壕战。我最近正在构思一件事情。。。。。。”
“男爵!”
就在施里芬参谋总长正要说什么时,突然有人急切地叫住了汉斯。
是里希特霍芬外长。
“呼,原来你在这里!”
“外长,有什么紧急情况吗?”
“没错,紧急情况。刚刚从俄罗斯大使那里传来消息,维特財政部长透露,俄国打算派遣波罗的海舰队前往远东。”
“什么?!”
汉斯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太平洋舰队的力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马卡罗夫將军也活得好好的,为何还要派遣波罗的海舰队?
“这简直说不通。”
根据目前所知,俄国现在也想结束这场战爭。
而派遣波罗的海舰队意味著俄国不仅没有打算停战,反而想继续战爭。
这完全是违约。
“这消息是维特財政部长传来的吗?”
“是的。”
“看来就连维特也控制不了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得去了解一下详细情况了。施里芬参谋总长,今天就先失陪了。”
“嗯。”
汉斯向施里芬匆忙行礼后,跟隨里希特霍芬外长去见俄罗斯大使。
只留下施里芬独自一人,神情复杂地从怀中取出了一张地图。
“看来这件事,只能日后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