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贴脸开大盟友的脸照打不误(第1页)
林晓也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情况。
当着六千多人的面,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要提问?这未免太过反常。
但林晓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正常情况下,接受质询是一柄双刃剑??既能。。。
洪娟僵在原地,嘴唇微微颤抖,像是被抽走了全身力气。她从未想过,自己引以为傲的学术表达,在对方眼里竟成了“变着花样的吹捧”。更讽刺的是,李慕白连她名字都没问,便已将她归类为某种企图接近他的势力派来的“说客”。
她的手紧紧攥着包带,指节泛白。那份文稿还静静地躺在里面,纸页边缘已被她反复摩挲得微卷。八个通宵的心血,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因为她真的被那几篇论文中关于“苦痛之力”的推演所震撼??那种从哲学思辨到数学建模的跨越,几乎重构了她对元初圣域能量体系的认知。
可现在,这一切都被一句“你吃他们那一套”彻底否定了。
林晓远远看着这一幕,眉头渐渐皱起。他原本以为洪娟的计划虽迂回但稳妥,毕竟以她的才学,哪怕只是几句切中要害的点评,也足以引起一位学者的兴趣。但他没想到,李慕白的反应如此激烈,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创伤后的防御机制。
这不像单纯的傲慢,更像是……经历过太多背叛后的条件反射。
就在洪娟失神之际,李慕白已经转身离去,步伐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他的背影在市场嘈杂的人流中显得格外孤绝,仿佛与整个世界都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林晓叹了口气,正准备上前安慰几句,却见洪娟忽然动了。
她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的光。她没有追上去,也没有再喊话,而是迅速拉开随身的布包,从中抽出那份装订整齐的文稿,双手一撕??
“嘶啦!”
清脆的纸张断裂声在喧嚣中并不显眼,但在林晓耳中却如惊雷炸响。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洪娟当街将那份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研究报告,一页页撕成碎片,然后高高扬起,任由风卷着那些写满批注与公式的纸片,像雪一样飘散在菜市场的上空。
“既然你说我是吹捧……”洪娟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那我就让你亲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仰慕’。”
她站在那里,发丝被风吹乱,脸上没有泪水,只有一种近乎悲壮的平静。
林晓怔住了。
他知道这份文稿对她意味着什么。连续八天不眠不休,茶饭无心,甚至连镜子里的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她说过:“一个真正理解李慕白理论的人,不该藏在幕后点头哈腰,而该站在光里,与他对视。”
而现在,她用最决绝的方式,把这份“对视”的资格抛向了天空。
纸屑纷飞中,有一片恰好落在李慕白脚边。
他脚步一顿。
墨镜后的瞳孔似乎收缩了一下。
那一瞬间,他看到了纸上熟悉的公式结构??正是他自己在第七篇论文中提出的非线性衰减模型,旁边密密麻麻写着推导过程的补全与延伸,还有几个他从未公开提及的假设漏洞,被人用红笔圈出,并附上了三种可能的修正路径。
其中一条路径,竟与他私藏未发表的新研究方向惊人一致。
李慕白缓缓弯下腰,拾起了那片纸。
指尖触碰到纸面时,轻微地颤了一下。
他没有回头,只是站在原地,久久不动。
直到一阵风再次吹过,卷走了其他残片,只剩下他掌心这一角文字,如同某种命运的信物。
……
当天傍晚,林晓和洪娟回到住处时,天色已暗。
院子外的梧桐树影婆娑,屋檐下挂着的风铃轻响。两人一路无言,气氛沉闷得像压着一场迟迟不下雨的雷云。
洪娟坐在门槛上,低头整理背包,动作机械。包里空了,只剩几张夹层里的草稿残页。她看着它们,忽然笑了下:“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清高的读书人,不屑于攀附权贵,也不屑于搞那些人情世故。可今天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在等一个‘被看见’的机会。”
林晓靠在门框边,静静听着。
“我以为只要我把学问做得够深,够透,自然会有人愿意听我说话。可现实是,没人关心你在黑暗里熬了多少夜,写了多少字。他们只看你有没有身份、有没有后台、有没有能让他们利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