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圣战者的梦想(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其实在最初来到东方,再把隨他离开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安置在小亚美尼亚王国的首都后,于格遇到了从塞林布里亚逃出来的拉丁军队,他们正因为光了钱財而穷困潦倒,于格就顺势收编了这些曾经的同僚。

当时,他就有率领志愿者们南下,去为收復耶路撒冷贡献自己力量的想法。

但是瓦西里劝住了他。

“于格爵士,请您想一想,南方的战场难道还缺几个骑士和百来支长矛?您这点力量投进去,恐怕连一丝涟漪都激不起。不如隨我东行,这不仅能让您壮大实力,说不定还能勤见东方的大汗,说服他再次发起对圣地的远征。”

瓦西里所描绘的图景打动了他。儘管蒙古人在艾因·贾鲁之战中损失惨重,但他们依然实力雄厚。

若能说动大汗再次西征,圣地收復指日可待。

这显然比他自己前往圣地要有意义得多。

於是,他选择留在瓦西里的队伍中,为瓦西里做僱佣兵。

在为瓦西里征战期间,于格吸纳了大量东方基督徒加入队伍,与那些狂热的公教教友不同,于格深知:想要在圣地延续统治,必须依靠这些东方教友。

教义分歧,大可待收復圣地后再行商议,就像是耶路撒冷王国还控制著耶路撒冷那时不过,接下来于格没能得以快速见到大汗,但眼看著自己的队伍日益壮大,虽然面见大汗之日似乎依然遥遥无期,于格內心仍充满欣慰一一若能带领一支大军前往圣地,那也是一种胜利。

更何况,大不里士的可汗看起来很重视瓦西里,哪怕是分给于格的那部分佣金,都是让他惊讶的丰厚一一这绝不是一般僱佣兵可以享受到的待遇。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支近三千人的队伍与其说佣兵,不如说是流浪军阀了。

正当于格在营地里到处溜达时,突然,他听到了几个罗斯年轻人正在抱怨著什么。

“这不是逼我们去蛮干嘛,这上面这些东西除了去抢,我们根本收集不到。”一个金髮年轻人满脸的不情愿。

“实在是不行,也就只能去抢了。”另一个人阴沉的说道。

“啥?你要去那你就去吧,我就算了,我跑那么远不是为了抢劫。”说完,这年轻人就走到一边。

喷,又是被阿列克谢看中的年轻人。看到这个场景,于格立即明白过来眼前是怎么一回事。

多半是阿列克谢对他看中的年轻人考验,或者说,服从性测试。

跟著瓦西里这段时间,于格全面观察了这支队伍,然后就注意到在罗斯人中明显存在一个以阿列克谢为中心的小团体。

阿列克谢在接纳新人时,总会进行此类考验:一些无关紧要的违令行为,既不会触及军规底线,也不会有人追究,甚至早已在日常工作中成为了所有人默认的惯例,但他就是要试探被选中者的胆量。

这个年轻人在于格看来也颇为有趣:他只信任罗斯人,对外族人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不信任,却又將这种偏好控制得恰到好处,从不因此误事,若是需要对外族官员磕头说好话,那他也会毫不犹豫去做。

也是因此,他这样做瓦西里才会睁一眼闭一眼。

而与阿列克谢对立的小团体,自然就是外族佣兵们,由於阿列克谢对他们或明或暗的牴触,所以这群人团结在阿森与弗拉霍身边。

与阿列克谢那个组织严密的小团体不同,这边仅仅是以两位佣兵队长的本部人马为基础,再加上被排斥的外族人组成的鬆散联盟。

不过在于格看来,弗拉霍显然才是这个团体的实际领袖,阿森则有些有勇无谋。

这两派在各方面明爭暗斗,竞相爭取瓦西里的青睞。

很多时候,竞爭免不了火气,有火气就免不了斗爭,甚至是发展到大武斗的地步。

而这两者没有直接打起来的根源,则是由於芬利和他手下那些不愿意站队的罗斯亲兵。

芬利,这个大智若愚的壮汉对待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战斗中总是衝锋在前,这为他贏得了无人能及的威望,也吸引了大批追隨者,无论在哪儿都说得上话。

他们成为了两派之间的润滑剂,每当衝突升级,芬利的人就会及时出现,化解紧张气氛,將衝突控制在可控范围內。

在搞清楚瓦西里队伍里这个三足鼎立的格局之后,于格就明白为什么瓦西里一直都没有邀请他加入魔下,只是乐於维持僱佣的关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