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残党蜂起(第2页)
每个村庄都在夜晚担忧劫匪,隨时都可能爆发残酷的杀戮;至於大路上,截杀更是隨处可见,劫掠者与被劫掠者都可能倒毙在路边;部落间的血仇也无人可以遏制,进行仿佛永无止境的战爭。
每个人在这毫无秩序的环境都可以在瞬间变成杀人者,原因也各种各样,有的为了钱財,有的为了粮食,有的则单纯得有些荒谬,就只是想要一双靴子。
反正杀人又不会被惩罚,那直接杀人就是,至於被反杀,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所有掌握权力与財富的人都越发残忍,那些所作所为即便是于格这样的老战士都不愿目睹。
而且除了巴格达这作为志费尼政府中心的大城,几乎所有城市都面临社区械斗的困境,这种困境又极其容易变成屠杀,接看化为席捲全城的大乱斗。
于格在见识过了一系列这种影响下的废墟与户体,他一度怀疑,死在这种混乱中的人,比死在蒙古人屠刀之下的还要多。
所以,纵然巴格达的政府依旧残忍榨取土地上的財富,但是大家还是忍了下来,即便是面对收刮,大家也可以说日子变好了。
而这,就是统治產生的原因。
“我寧愿背上再沉重的税收,也不想再看到那种景象。”一位在荒野里修行了不知多少年,发须都已经长到拖地的雅各派修士说道,“自我出生以来,巴格达的异教徒君主权威就已经落地,但即便是最乱的时候,也没法和哈里发国彻底完蛋之后相提並论。所以,年轻的教友,当巴格达再次肩负起它的责任时,所有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接受了。”
这位修士的年纪非常大,据说已经近百岁,能够让他都如此说,混乱的影响可见一斑。
于格以前只是在君士坦丁堡些许体会过这个道理,隨著亲自参与了一轮秩序重建的过程,他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纵然带来千般压迫又如何,这个社会终究需要有人来提供秩序的,有了秩序,整个社会终究是不断向上,而非在不断廝杀中走向毁灭。
他家乡的老爷们要论起来,不也是比这里好不了多少,无非就是没有那种秩序带来的极度残忍。
眼前的伊拉克,荒田再度迎回主人,曾被迫为匪的农民渐渐重操旧业,城镇隨著秩序恢復重现活力,人口开始增长,大道的安寧促进了商贸往来,新贵们在混乱留下的真空中崛起。
连部落仇杀也受到控制,许多人开始摆脱酋长的绝对权威一一部落的强盛,本就是乱世之象。
对这种景象,于格是赏心悦目的。
现在,于格就在带著一支队伍前往东面,去检查那边负责管理俘虏的保加利亚军队情况。
但是,十字军骑士对此行心中满是阴霾,志费尼政府对伊拉克有个宏大的计划,波斯人要重建一部分昔日的伊拉克水利系统,所以需要无数劳动力。
现在,来自南方大沼泽的奴隶正在源源不断充斥志费尼的各个工程大队。
据于格所知,纵然各个工地上的奴隶数量已经眾多,但是他们的渴求依旧源源不断,无论是沼泽上还是市场上,只要有奴隶,都会被立即调往各个工地。
这就只代表一件事,奴隶的损耗速度恐怕非常快。
于格都有些难以想像那些工地上是什么惨状。
“于格爵士!”突然前方跑来一人,把于格从思绪中拉了出来,“前方发现有一支队伍正在被袭击,看旗帜,他们似乎是志费尼的工程队。”
“在这里居然有人敢袭击志费尼的工程队?”
这个消息让于格有些异,他还以为经歷扫討后,再也无人敢挑巴格达实际统治者的权力。
“我们先过去,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做出这个决定没于格多少时间,他可没有忘记,今日的景象完全是志费尼与瓦西里合作的產物。
队伍调转了方向,只不过他们到达地方的时候,还是太晚了。
战斗已经结束,整个工地到处都是尸体,各种各样的工具与杂物混杂著鲜血散落一地看此地的规模,应该有三四百个奴隶,但尸体里没有几个奴隶的,都是监工与守卫,还有好几个监工被架上了他们用来示眾惩罚奴隶的刑台上。
一些人死状悽惨,其中多是监工打扮者,于格也不奇怪,奴隶暴动之后,他们肯定是被报復得最厉害的一群人一一奴隶们可不会轻易忘记仇恨。
于格翻看了所有的尸体,只发现了十来个保加利亚人的尸体,其他大部分都是波斯人的,应该是志费尼的家兵,还有几个土库曼骑手,他们连同战马一起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