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凶之兆(第2页)
他的话又引起了那些马屁虫的附和,将这大凶之兆吹捧成了祥瑞,吉兆。
贾琮见状目光中闪过一抹笑意,也好,那就再看看你们还能怎么洗?
在他们的马屁声中,满天的星辰忽然震颤起来,无数星辰拖着光芒坠落,形成一场盛大而凄美的流星雨。甚至还有星辰从紫微垣中坠落,紫微象征的可是帝王!
这一刻,所有朝臣都傻了,不管是不是赵元的人,都露呆呆的看着这场流星雨,面容惊恐,瞠目结舌。
星陨如雨,象征着文臣武将的凋零、国运的崩塌与王朝的气数已尽,预示着整个统治集团将分崩离析,追随者纷纷离去或败亡。
这是国之将亡的预兆!
这一刻,哪怕是钦天监正也再也找不到任何角度来为赵元洗白了,他终究没有指鹿为马的能力和底气。
赵元看着这一幕,目光中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他本以为自己精心准备的祭天大典可以挽回一些名声,可谁知竟然出现了这等末日之象。
在这样的景象下,别说是挽回名声了,他不被认为是无道昏君就已经很好了。
果然,就在此时,一名老臣出列道:
“陛下!臣闻‘天变不远,在德之修否’。日食星陨,此非天道不仁,实乃陛下政令或有阙失,上干天和!昔汉文帝因日食下诏罪己,遂成文景之治;宋景公一言善念,荧惑退避三舍。还请陛下效仿先贤,降下罪己诏。”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名朝臣便站了出来:
“陛下,此等天象传出去,怕是会动摇军心,民心。为今之计,唯有颁下罪己诏,昭告将士,此战非为私怨,乃为社稷;晓谕万民,陛下知民间疾苦,将罢黜苛捐,抚恤伤痍。如此,则军心可定,民心可收!”
听到他们的话,赵元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猛然蹿了起来,他厉声道:“罪己诏,又是罪己诏!你们非要朕向天下认错!这些都是朕的错吗?你们非要将朕的颜面砸在地上,踩得稀巴烂吗?”
他的内心自卑而又敏感,本就得位不正,甚至连血统都有问题,在这种时候要他下罪己诏,岂不是要让他名声扫地,彻底沦为笑柄吗?
“陛下,罪己诏非为折损天威,实为重聚天命之举。如降下罪己诏,则天意可回,民心可安!后世史书,亦将盛赞陛下为圣明之君!”立刻有朝臣回道。
“一派胡言!”赵元勃然大怒,“此非朕之过!何来罪己诏一说!往后谁敢再言‘罪己诏’之说,朕绝不姑息!”
他的态度极其强硬,就是无论怎么样,都会下罪己诏。
许多朝臣还待再劝,立刻有赵元的人跳出来喝道:
“荒谬!此乃动摇国本,乱我军心之论!陛下若有罪,罪在过于仁德,未能早日将凉州逆党与朝中宵小尽数诛灭!未能将你等乱臣贼子斩尽杀绝!”
“天象莫测,岂是凡夫可妄解?当务之急是剿灭叛乱,而非效腐儒之态空谈灾异!谁再言罪己,定是收了那叛军的好处!按律当斩!”
……
赵元态度坚决,又有一众狗腿子帮衬,还给谏言的朝臣们扣上了动摇军心,里通叛军的罪名,一时间倒是真的将朝堂的言论压制了。
但是,人言可以压制,人心又该如何压制,他们越是如此,越是让众人觉得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赵元,或许真的不是天命所归。
更重要的是,朝臣们可以暂时住嘴,但民间的声音呢?民心呢,读书人的评议呢?他们压得住吗?哪怕他们能压住一时,但往后呢,他们打压得越狠,反弹就越强。
甚至可以说,赵元如今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将自己的皇位一点点的向着远离自己的方向推去。这次祭天,就是他败落的起点。
赵元扫视了众人一圈,脸上满是恼火,连祭天仪式都没有举行完毕,连祭词都没有念完就转身离去了。
一众朝臣们面面相觑,纷纷叹息着离去,以前他们或许还会留下来讨论一番,但今时不同往日,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贾琮走出了会场,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会对赵元越来越不利,一旦他在正面战场上难有建树,等待他的,将会是众叛亲离。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当一个旁观者,安静地等待结果就行。
然而,就在此时,魏德找到了他:
“贾大人,陛下相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