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格局被打开了(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如果建成百万立方大小的生物反应器,那年產量就相当於五百万亩玉米地的淀粉產量,而豫章省的可耕作面积也才四千万亩左右而已。

百万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听上去很大,但实际上也就是长宽高各一百米而已。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理论计算,但也足以体现人工合成淀粉的无限前途,。

別说东大的口粮了,全球温饱都能轻鬆解决。

不过工业淀粉的口感,肯定没办法跟自然淀粉相比的。

但架不住它便宜啊。

是选择挨饿,甚至是饿死,还是选择牺牲口感吃饱?

只要不傻,就没有人会选前者。

再者说了,口感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解决的。

比如说加、加盐、油炸之类的。

对於国人而言,只要料加得猛,拖鞋都能炒成一道美味。

相比於廉价的工业淀粉,农民种出来的纯天然的水稻和玉米,將来自然可以卖出高价,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至少不会比外出务工差。

或许將来,自家能够拥有几亩地种粮食蔬菜,將会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他记得原著中,在危机纪元,为了应对三体文明將来的威胁,各国疯狂发展工业,导致环境被大破坏,粮食大规模减產。

再加上因为动乱而死的,全球人口直接从83亿减到了35亿。

这段时间被称为『大低谷。

如果有工业淀粉,至少不会饿死人。

国外他可以不管,但东大人民,他怎么可能忍心见到。

既然可以以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那么合成、酒精,甚至是燃油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本质上都是將电能转化为生物能。

一下子,杨学斌就感觉格局被打开了。

东大是贫油国,如果能够合成燃油,將来也就不用担心被老美威胁航路了,而且每年也能节省下两三万亿的资金,用以其他方面的发展。

根据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可能被凭空创造,也不可能无故消失。

想要完成这些设想,就需要海量的电力。

电从哪来?

杨学斌想过可控核聚变,这个理论其实很简单,但以东大目前的科技水平,哪怕他亲自带队,没有个三十年也休想搞定。

核电站也不行,一来受限於技术水平,二来潜在风险太大。

剩下的就是火电、水电,以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之类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