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认输认输我们不打了(第2页)
这是大虞留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附近巡弋的快速蒸汽巡航舰,专门监视俄海军的。
三个小时后,在距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四十多公里外,正在例行搜查的大虞黑海分舰队收到了通知,开始出发搜寻俄海军的动向。
十五个小时后,停泊在黑海西岸,多瑙河入海口附近康斯坦察军港的大虞黑海舰队主力得到消息。
随后在海军中将,舰队提督王得禄的率领下,四艘战列舰和九艘护卫舰直接向着刻赤海峡而去。
此时没有无线电,舰队出发后通信极为困难,要找到一支已经出海的舰队,哪怕大虞此前已经演习过很多次了,但仍然要在很大程度上靠运气。
不过比较有利的是俄军全是风帆战舰,可以通过这些天的风向综合来判断大致的方向。
而且黑海不大,大虞舰队的蒸汽机船可以在不用补煤的情况下多次航行,一旦发现就能通过速度优势追上俄海军。
两天后,前期搜寻的分舰队追上了罗斯海军。
但他们大多是三四百吨的五级巡航舰,打不过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亚罗斯拉夫级三级战列舰-伊西多尔号。
这是一艘排水大约1700吨,配备26门30磅加农炮,总炮数刚好74门的入门级三级战列舰。
伊西多尔号秉持了一贯罗斯帝国军舰傻大黑粗的特点,它比大虞最后一批建造的纯风帆战舰-成化皇帝级赵恭肃号(赵辅)排水重了三百多吨,但火炮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如。
当然,严格来说也并不是大虞分舰队打不过,应该叫做打不动最合适。
大虞的五级蒸汽风帆巡航舰只配了十六磅炮,对三级战列舰来说完全是挠痒痒,除了洗甲板外,无法造成任何破坏性的伤害。
而要是这种五级舰挨上三级舰的三十磅炮一下,直接就会被砸个大洞。
不过战斗还是开始了,俄海军需要摆脱追踪,大虞分舰队需要制造出海战的场面,用被打烂的战舰组织,提醒主力舰队俄海军没有缩回去,战斗已经爆发。
三天后,王得禄率领的主力舰队在黑海东北方向,发现了被击毁的俄五级风帆护卫舰死亡号的残骸。
“此处已经超过了刻赤海峡,看来罗刹黑海舰队一直没有摆脱分舰队约翰逊上校他们的纠缠,无法穿过刻赤海峡去支援罗斯托夫。”
王得禄迅速做出了判断,别看这位台湾府嘉义县出身的海军中将名字很土,实际上哪怕在大虞海军中也是能排得上号的名将。
不是皇帝特别安排,按他的资历和能力,是不会来统帅黑海舰队的。
“既然敌舰队近在眼前,我命令,秦忠贞号(秦良玉)开足马力快速前出,追赶俄舰队。
瞿忠穆号(瞿式耜)做好准备,一旦秦忠贞号传回消息,即刻上前增援。”
秦忠贞号与瞿忠穆号都是今年年初才到的黑海,两者同属甲申级的新式蒸汽风帆战列舰。
两舰排水三千九百吨,装备各型号火炮四十八门,配备最新水平往复式两缸蒸汽机,马力可达1050匹,全速下航速能超过十四节(二十六公里每小时)。
这份配置在这个时代是十分怪异的,因为三级战列舰最低也要配备74门炮,排水则大部分在1100-1800吨左右,怎么看,这两艘战舰都是不符合三级战列舰标准的。
但这实际上是技术革新的体现,大虞的战列舰已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战列舰不在一个水平了。
排水三千九百吨是因为要为蒸汽机载重更多的煤炭,所以必须要大。
火炮只有四十八门,则是因为大虞的舰炮,取得了非常恐怖的进步。
莫子布的十四子,今年三十六岁的莫洲撁五年前发明了火炮的空心铸件法,随后又根据这种铸造方式的进步,发明了一种跨越时代的火炮。
这种火炮尾部特别大,整体形似一个啤酒瓶。
其输出的火力把此时舰炮,不管是加农炮还是榴弹炮都远远甩在了后面,甚至将大虞海军快要列装的轰击炮都给干的没服役就直接退役了。
莫洲撁因此获得了梁国公的爵位,莫子布还亲自把他发明的火炮命名为梁王炮。
历史上跟梁王炮最近似的,就是1850年左右美国人达伦格尔发明的达伦格尔大炮。
这玩意太可怕了,目前大虞的梁王炮有三个口径,其中:
7寸炮(对应历史上9英寸)可以发射81磅重的实心弹。
9寸炮(11英寸左右)可以发射168磅重的实心弹。
10寸炮(13英寸左右)可以发射277磅重的实心弹。
其中十寸炮因为太过吓人,担心此时的战舰强度不能承受,只造出了十门在陆地上实验。
这就是王得禄的底气,因为此时俄黑海舰队旗舰伊西多尔号上只装备三十磅加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