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9章 一切尘埃落定(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十天内赶到,所有儿郎们自己想办法修整调节状态,我要求所有人抵达战场,就能马上发起进攻!”

虽然只有十六岁,但申国公莫光坓已经能像模像样的指挥作战了。

这小子从小就是被当做武将培养的,原本是打算陪着他哥哥中山王莫光埴前往北美洲,为未来与米利坚在北美战争做准备,结果阴差阳错成为了瑞典国王。

当然,元从近卫和神电左卫这样的部队,是不会真的交给莫光坓这种十六岁小孩子。

真正指挥这支部队的,是赐姓莫,跟皇室家生子差不多的莫重均,也就是历史上的内伊元帅,他是在背风群岛与舰队汇合的。

而为这支军队掌握后勤,为莫光坓出谋划策的则是杜钦,也就是历史上的泰国国王拉玛二世。

这位泰国拉玛王朝真正的奠基者能力非常全面,在大虞的官员中也要属于上上之选。

有这两人在,莫子布才会放心把六千顶级精锐交给莫光坓,为他撑门面。

兰斯霍芬小镇,激烈的战斗已经爆发。

由于双方都害怕普军在最关键的时刻加入对方,希望能早点结束战斗,于是一开始就是拼尽全力。

法军胜在炮兵,拿破仑的排兵布阵也比瑞恩斯坦高出不少。

奥夏联军则胜在步兵有三十几门手摇机关炮,以及骑兵战力甩开了法军一大截。

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采取了齐步协同的作战方式,也就是法军各军之间分布的非常紧凑,以步兵大阵的相互支援来抵消骑兵的冲击力。

至于法军骑兵,则隐藏在步兵中,依靠步兵的火力来防御奥夏骑兵的凶狠突击,并灵活出击保证生存率。

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奥夏骑兵的发挥,但也让密集阵型的法军承受了奥夏炮兵的集中杀伤。

不过拿破仑对此早有准备,法军炮兵本来素质就要高出一截,加上做了充足的反炮兵准备。

因此战斗打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奥夏军的一百多门大炮就受到重创,只剩下了几十门。

瑞恩斯坦则采取更加灵活的骑兵战术,在法军炮兵重创奥夏炮兵的时候,以一万五千骑兵猛冲不断移动中的法军炮兵。

拿破仑低估了奥夏骑兵的凶猛和速度,他预留的第四步兵团第三师没能顶住压力,导致法军火炮优势有没保持太长,就大部分被骑兵破坏。

随后,双方几乎完全以轻武器为主,于兰斯霍芬来回纠缠厮杀。

在拿破仑的鼓舞下,法兰西帝国老近卫军舍生忘死的发起白刃冲锋,夏藩三卫军也同样以万岁冲锋还击。

双方围绕着兰斯霍芬镇的制高点来回争夺,鲜血从山坡两面泊泊留下,染红了整片大地。

一个老近卫被近距离的左轮打中,看着胸口冒出的数个弹孔,他发出了长长的不甘怒吼,仰面倒下时,沉重躯体在地上溅起一阵阵乌黑的血泥。

就在他身边,一个来自淮北的夏王亲卫嚎叫着抓住刺进他身体的长枪不愿意松开,直到正跟他拔河的法军被同袍用长匕首扎死,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肉搏战是如此的惨烈,拿破仑最心腹的老近卫军第二团两千余人拉上去不过一个小时,就只剩下几百还能站着的了。

从早上九点,激战到下午三点半,旗鼓相当的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大家都筋疲力尽,围绕着兰斯霍芬小镇,数万人就这么躺在地上,血流漂杵。

泪水模糊了莫公泽的双眼,他没有指挥,而是站在最高处四面张望。

突然,他看到了一面白底金色鸢尾簇拥着日月的大旗,这是皇帝为瑞典国王莫光坓设计的王室旗帜。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莫公泽大吼了起来,声嘶力竭。

而拿破仑感受着整齐的马蹄声,看到他的侧翼迅速被突破,顿时脸色惨白的跌落在地。

“上帝啊,我完蛋了,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拿破仑眼神涣散,喃喃自语。

数十个青年近卫骑兵架着皇帝,趁敌军还没赶到时,快速离开了战场。

但很快,收到即将加冕的瑞典国王,路易十六外孙亲自赶到战场的消息。

没等普鲁士国王下令,普军元帅布吕纳尔亲自率领数千骑兵,前往慕尼黑拦截。

6月26日,普军在慕尼黑西北的奥格斯堡击溃了拿破仑最后的千余卫队,随后与赶到的奥夏骑兵一起,围绕着奥格斯堡大肆搜捕。

当日下午,来自辽藩的民兵连长,河北张家口厅怀安县人李成杓在一个废弃的谷仓,逮住已经换上平民衣服,想要化妆逃回法兰西的拿破仑。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

并以此诱惑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承诺只要普鲁士与法兰西结盟,拿破仑就把比利时割让给普鲁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