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一切尘埃落定(第2页)
6月12日,法军进入慕尼黑,夺取了大量普军‘有意不小心’留在这里的部分物资。
随后拿破仑就不动了,开始恢复巴伐利亚王国,并邀请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亲自或者派首相哈登堡亲王前来慕尼黑会盟。
拿破仑给出的条件是,只要普鲁士退出反法同盟,就可以在法兰西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除开奥地利的南普鲁士邦联,由普鲁士国王兼任邦联的实际领袖,称护国者莱茵兰亲王。
甚至拿破仑表示,他还可以推动普鲁士国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条件非常优厚,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非常心动,不过这位国王陛下也不傻,只是派出使者接洽,并不急着咬钩。
因为十年前拿破仑就是用这个为诱饵,诱使普鲁士置身事外。
结果在收拾完奥地利和俄罗斯后,拿破仑自己担任了莱茵邦联的护国者不说,还把普鲁士暴打了一顿。
不过即便如此,拿破仑的举动也引起了莫公泽的警惕。
这时候的神罗是一块金字招牌,是用来干涉德意志民族内部事务,控制德意志各邦国的最佳工具。
拿破仑复辟莫公泽都觉得可以谈,但拿破仑要动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这块招牌,莫公泽万难忍受!
于是就在法军驻扎慕尼黑的同时,莫公泽立刻率军赶到了奥地利西部边境林茨,压制德意志邦国的蠢蠢欲动。
同时,莫公泽还以符腾堡大公腓特烈名义,宣布不接受拿破仑扶持符腾堡王国。
原来此前符腾堡大公正在维也纳活动,企图在和会上保全符腾堡的领土,结果被莫公泽给软禁了。
一切的嘴炮,最终还是要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一通互相污蔑后,法奥两军开始接触,互相在莱茵兰地区不断进行小规模战斗,寻找合适的战场。
6月17日,数千西夏骑兵在党守正的率领下击败了一支法军骠骑兵,占领了位于慕尼黑和林茨中间的瓦尔德克莱堡。
此地距离慕尼黑市中心大约五十公里,位于多瑙河上游西北侧,是法军通过多瑙河向林茨乃至维也纳进军的关键所在。
并且党守正在瓦尔德克莱堡以西十几公里处,发现了法军的屯粮点,证实了法军确实有通过多瑙河向维也纳进攻的企图。
党守正立刻派人向莫公泽告急,同时亲率三千骑兵突袭法军的屯粮点。
这不是要靠几千人就拿下这个法军重兵守卫的后勤要地,而是要麻痹法军,让拿破仑以为他们只是一股偶然闯到这里的骑兵。
拿破仑最开始确实判断错误了,这些年一连串的打击以及厄尔巴岛的监禁,磨损了这位军事皇帝的锋芒,波拿巴家族传统的胃病也把拿破仑折磨的疲惫不堪。
更可虑的是,法军的战斗力在老兵被大量损耗过后,下滑严重。
法军轻骑兵不但打不过夏藩亲军三卫的精锐骑兵,甚至连西夏国防骑兵,也就是相当于大虞镇军骑兵这个档次的存在,也打不过了。
6月19,莫公泽得到消息,亲自率军从林茨出发前往瓦尔德克莱堡建立阻击阵地。
但消息很快被巴伐利亚当地贵族通知了拿破仑,因为统治这里的巴伐利亚韦斯特尔巴赫家族跟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是世仇,当年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时,就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
拿破仑这才惊觉莫公泽要来堵他,于是法军也立刻朝瓦尔德克莱堡进发。
6月22日,由于从林茨到瓦尔德克莱堡有一百六十公里,拿破仑从慕尼黑出发只有四十多公里,是以法军虽然晚出发三天,但几乎与奥夏军先锋同时到达。
双方在瓦尔德克莱堡爆发激战,路易。达武神勇发挥,他的第二兵团冒着炮火决死突击,奥夏军先锋重武器不够,在损失了三千多人后被迫撤退。
虽然法军损失比奥夏军大的多,超过了五千人,但无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莫公泽只能率军就地在一个叫做兰斯霍芬的小镇搭建阻击阵地,这里完全不能跟瓦尔德克莱堡相比,没有多少山地可以供固守,也无法完全封锁多瑙河。
这让失去了李兴泰的莫公泽意识到,他的指挥能力比起这位凉王表哥差远了,距离拿破仑的差距也有点大。
不过好在也有替补,老公爵瑞恩斯坦在军中。
于是莫公泽充分发挥老莫家用人用到死的特质,把大军指挥权交给了瑞恩斯坦。
瑞恩斯坦实在无语,他都七十岁了,说好是来做参谋的,结果又要全权指挥。
已经秃头的老金毛在心里狠狠发誓,打完了这一仗他就效仿廉颇。
只不过是赵国使者口中的廉颇,来个顷之三遗矢给莫公泽看看,不然这活得干到老死,别想颐养天年了。
不过即便获得了瓦尔德克莱堡战斗的胜利,拿破仑也没有选择乘势梭哈,因为他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他的军队很可能打不过莫公泽的奥夏联军,至少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于是拿破仑磨磨蹭蹭不立刻进攻莫公泽,而是把他初战得胜的消息到处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