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追隨(第2页)
“护乌丸校尉中的乌丸兵大部分都来自这个部落。”
刘备点头:“熹平北伐怎会败的这般惨烈?”
小弟开口了:“郎君经歷了此战,难道还不明白如今大汉的將军都是什么货色吗?”
“欺压百姓、剋扣军餉在行,真要论打仗,比起卫霍之流,真如天壤之別。”
那兄长瞪了弟弟一眼,示意他不要多说。
“郎君,恕舍弟失言了,话说回两年前,时任护羌校尉的田晏因事获罪,正逢鲜卑骚扰边塞,田晏这廝便贿赂中常侍王甫,怂恿天子对鲜卑开战,以求立得战功来赎罪。”
“皇帝大脑一热,真就想效仿孝武皇帝来一出直捣龙城,於是將田晏转任破鲜卑中郎將。与乌丸校尉夏育、匈奴中郎將臧旻连同匈奴南单于分兵三路,以数万骑討伐鲜卑。”
“结果大军中了檀石槐诡计,大败而归,三万精骑的甲冑、战马、粮秣、隨从的辅卒、营妓全都养了鲜卑人了,我与弟便是在此战中被俘虏的。”
“如今鲜卑越发壮大,今非昔比,郎君这回在居庸关估计是没遇到檀石槐的王庭骑兵,若不然居庸关早就沦陷了。”
刘备没否认,这回遇到的鲜卑兵战斗力確实不强。
敌军以数倍之兵力进攻临时召集的两百奔命兵,居然还没拿下关城。
当然有部分原因在於,奔命兵们穿了甲,但这支鲜卑兵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委实不咋样。
刘备將缴获的旗帜,放在桌案上。
那是一面他从来没见过的图腾,一匹嚼著草的小鹿回头看天。
饶是刘备这些年读了不少书,也没听过草原上哪家用这种图腾。
“备素闻草原上,匈奴喜用龙、虎旗。”
“月氏人用凉州月。”
“鲜卑人用马鹿旗。”
“乌丸人用红日。”
“这小鹿回首旗来自何部?”
那年长的俘虏接过大旗,端详了片刻。
“这不是草原上的旗帜。”
刘备双目一睁:“你確定?”
“草原上部落眾多,阎某不说认得千八百部,主要的百十部还是认得的。”
“这应是新投奔鲜卑大可汗的汉人立的旗帜。”
“让阎某想想……对了,是没鹿回部!”
“部落大人想必郎君应该不陌生,就是关西竇氏一族的后裔。”
这话惊得简雍一身冷汗。
“这么说,还真是遇到了竇家。”
张飞不解道:“你们在说什么哑谜啊?快快说来。”
刘备脸色紧绷,与张飞解释道:“竇家是两汉勛贵,在文帝、章帝、桓帝之间,出了三代太后,前两者自不必说。”
“孝桓皇帝中年驾崩,膝下无子,竇太后便迎了解瀆亭侯,也就是如今的天子为帝,並以其父竇武为大將军辅政。”
“自此竇氏外戚,外统朝廷,內摄后宫,天子为了推翻竇氏,联合宦官將竇家外戚、依附於竇家的士人党羽一网打尽,此便是党錮之祸了。”
那姓阎的俘虏点头道:“不止如此。”
“竇家灭门后,雁门太守竇统之子——竇宾出奔塞外归附了鲜卑,他精通汉家兵事,知晓汉军的弱点,投奔檀石槐后为他出谋划策,很快得到了信任。”
“两年前,就是此人针对汉军的战术专门布置了陷阱,使得檀石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歼灭了汉军。”
“自此后,竇家更受檀石槐信任,被封为没鹿回部的大人,並与拓跋氏联姻。”
“没鹿回……其实便是没路回……回首望长安,是哭他竇氏勛贵路绝!踏上这一步,竇家就只能沿著李陵的老路继续走咯。”
张飞闻言鬚髮尽张,喝声贯地:“那竇武老贼结党养士祸乱朝堂,子孙竟也做胡儿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