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散郎(第3页)
“过了春天,咱们去广阳,看看哪个郡有没有缺额,或许刺史能想想办法,给我们安排过去。”
刘备正在琢磨这事儿时,正好赶上了公孙瓚请他喝酒。
当初在统漠聚说好了的,刘备也不好拒绝,没多久就入了府衙。
二人坐在宽敞的庭院中,一坛美酒摆在石桌上,两个羽殤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们举杯共饮,酒液在杯中荡漾,閒谈说到这事儿时,公孙瓚眼前一亮。
“唉!玄德,你別说,还真有个县適合你。”
“柳城!北面对著东部鲜卑,乃是我辽西郡的门户。”
“朝中那些郎官听说要被分配到柳城,那是嚇得屁滚尿流,个个半道上就跑回家了。”
“这地方已经多年没有县长了。”
刘备倒抽一口凉气:“就算条件再差,也不会完全没人去啊?”
公孙瓚大口饮酒,叫了声痛快:“玄德没当过官,这就不懂了吧,大汉有三互法,同州籍贯的人士如想当官限制得很,冀州、幽州这两个地方,常年就缺额。”
“尤其是幽州……就在鲜卑人眼皮下,本来就没人愿意来,一限制户籍,更没人来了。”
“机会是给有心人的。”
“去不去柳城,看你自己。”
刘备又道是:“备听说当了郎官,都有两年观政期。”
“嗨呀,都没人去了,谁还管你观政期啊?大汉的县分为平县和剧县,剧县专指的是那些治理棘手的县。边郡上的边县,基本都是剧县。只有狠人才能在这立足。”
“只要你敢去,有的是机遇,但多数人没这个胆子,玄德若愿意走一趟,州里会巴不得你立刻走马上任。”
“当初,某就是在辽东属国当长史,带著十几个骑兵击败上百个胡人名震幽州,自此调回了涿县当大县的千石县令,你瞧瞧,这滋味如何不美?”
也就是说,不需要等两年,就有机会能直接从三百石的散郎这个虚职,空降到三百石的县长这种实职。
哪怕危险一点,总比掛著虚职留在州里当掛件好。
刘备到不怕境遇艰难,就怕没机会。
只要抓住机会,像这一次不就越过了阶级壁垒,直接上来了吗。
边塞立功、治理郡县出业绩、吸引人才、升官。
这才是刘备目下最迫切最想做的事情。
挽救大汉朝这五个字,换在现实中,其实就俩字,掌权。
爬到权力之巔,才能成事儿。
刘备將羽殤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多谢伯圭兄招待。”
“明日某便给州君写信。”
……
《后汉书?蔡邕传》: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昏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幽、冀二州久缺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