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收揽豪杰集义士胡骑蔽日遮天来我自从容退之(第5页)
像长水禁军,那是百里挑一的乌丸突骑。
三河骑士,常年是汉军募兵主力,其中老兵很多,战斗经验丰富。
但其他的辅兵,战斗力著实不高。
提升战斗力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培养一支成建制的精兵,是需要无尽的钱粮和海量的战斗,更得用黄金餵饱。
长水禁军和河东骑士、南匈奴僱佣兵吃的钱多,战斗力自然高。
刘备立在城中,战役前,亲自巡逻了每一处哨卡,每一位辅兵。
他挨个询问对方的籍贯和出身。
这些汉人奴隶、羌胡杂兵多数也是苦命人。
大部分是早些年东汉朝廷放弃河南地后,被遗留在此地的混血民人。
为了活命,他们跟鲜卑人混居,时而从事著游牧生活,时儿从事种植。
慢慢的,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汉,还是胡了。
他们觉得自己是汉人,但朝廷不要他们。
认为自己是胡人呢,鲜卑贵族则歧视他们出身不纯。
鲜卑人虽然吸纳各方民族,但內部有一套及其严格的血脉体系。
和汉人从商周时期绵延到汉代的贵族地主体系一样,胡人內部其实也分贵姓和小姓,最下层就是奴隶。
生活在夹缝中的边塞百姓,勿论胡汉,皆没有选择的资格,只有相同悲苦的命运。
在汉、鲜民族战爭的宏大敘事下,两边的底层百姓其实都深受压迫苦不堪言。
“將军,你说我们能贏吗?”路经一个半汉化的少年胡人面前时,他这么问道。
“鲜卑人手段素来毒辣,如果我们打输了,全都得沦为奴隶。”
刘备笑道:
“当然能贏,朝廷派出了两万骑呢,他们即將来援。”
“只要我等守住云中,你们都会有妻子、土地、牧场。我保证。”
少年沮丧到:
“可是,这些年汉军一直在撤屯,并州北部几乎成了无人区了,朝廷真会派出援兵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吗?”
“度辽营里好歹还是有编制的驰刑徒,可我们连囚犯都不是,是被那些朱门权贵嫌弃的边塞蛮人。”
这些羌胡兵目下是什么身份呢,只能算是刘备的私兵,他们確实没有编制。
正如段频当年在手下养的四万多羌人一样。
失去了段频的约束,他们很快就会掀起新一轮的叛乱。
刘备不想看到这个结局在并州重演。
“每个守护在汉家边塞上的兵士,都是汉家的兵士。”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胡人。”
“简宪和,给在场所有兵士录入军籍。”
“令庖厨烧锅肉汤,让我们汉家的兵吃饱喝。”
宰杀鲜卑人的羊,刘备到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