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常山赵子龙见过刘司马(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14章常山赵子龙,见过刘司马!

离开杨县一日后,大队转道北上。

將出河东地界时。

汉军北上路线有两条。

一条是向北进入并州西河郡,走到西河最北面,就能看到董卓所说的南匈奴王庭—美稷。

汉朝设置的使匈奴中郎將部也便在此处。

另一条就是顺著汾水进入太原郡,转道向东经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进入常山国,再向东就是中山国所在地了。

刘备选择的是第二条路。

沿途中,张飞好奇的问道:“大兄,富商遍地有,咱们为何偏偏去中山国找人脉啊?”

“莫非是因为大兄祖上是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闻言苦笑:“益德有所不知啊。”

“虽则这中山国还是中山国,但血脉早已叠代了。”

“昔日,新莽之乱时,中山王刘成都投效新室,改刘为王姓,光武中兴后,西京时代的中山王族早就不復存在了。”

“如今的中山王,是光武的后代,传至今日已有七代。”

“论血缘亲疏,备只怕是论不出什么。”

“之所以去中,还在於当地富商眾多,《盐铁论·通有》云:中国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於路,诸侯交於道,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田畴不修。”

“我们在幽州所见的张世平、苏双便是出这。”

“难怪。”

之所以这么了解中山国嘛,是因为老刘年轻时担任过安喜县尉,安喜县就在中山。

参透了天命的小刘,自然清楚北州风土人情了。

马蹄踏碎山西的朔风,刘备一行人折入太原郡地界。

郡治晋阳城中,土人尚存几分汉末清流旧风。

总有名在街头点点评评,细数当朝人物。

当然了,汉末这活儿乾的最好的当属汝南的许劭兄弟,开办了一个月旦评,专门点评天下英雄。

上了这趟节目的士人,很快便能名动天下。

袁曹之流,素来好名,也对此颇为重视。

曹操持刀威胁许劭给自己扬名之事,暂且不说。

就是那袁绍回乡路过许劭家门口,也不敢大摆车架,嚇得赶紧转道而行,担心落了人家口实,如此可见一斑了。

除了月旦评以外,其他各州都有类似许劭一般的人物,世代操纵著士人名声更迭。

就例如这并州的党人名士郭泰、郭林宗,点评了一辈子英雄人物,却大多都是夸耀并州同州的老乡,给他们提供个扬名的门路。

在君主看来,这其实就是并州党人结党谋私。

实际上,在并州士人眼中,郭林宗著实是了不得的大英雄。

并州什么破烂地儿?

鲜卑年年抄掠,受威胁程度比幽州还高。

东汉可是个极度重视地域关係的社会,没有郭林宗站出来给自家老乡开条门路,话语权一旦被那些外州人士拿捏,并州人就没机会在士林中扬名了。

当夜,刘备与眾幕僚围炉而谈,说及并州风情。

就难免提及并州党魁郭林宗旧事儿。

张飞挠头道:“嗨,那党人有什么好提的。”

“不都是一群互相吹捧之辈吗?”

刘备目光如炬,摇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