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朕让刘玄德过好日子你们来骂朕丧天良(第4页)
,“自古以来,批龙鳞、参天子之人,鲜有好下场。”
“说到底,最后得利的还会是我们袁家。”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
袁默默关注著此事,扭头又吩咐了袁绍一句:“打探一下他的底细。”
“老夫不相信,他真的只是个边塞武人。”
袁绍沉思道:“会不会是宗室里推出来的人?”
袁隗摇头:
“不像刘家宗亲四分五裂,除了刘虞还有几个真心为朝廷办事的?”
“那会不会就是刘虞呢?”
袁绍眼光一闪:“刘虞之前可是幽州刺史,他刘备就是幽州人吶。”
“可如果刘虞真的想在朝中推出一个宗室子弟,那他想干什么呢?”
谜题縈绕在袁家府中。
此事本无关外朝。
但对於党人们来说,天子下狱一个敢於批龙鳞的忠臣,这事儿就很有文章可做。
为什么自古以来皇帝不太敢杀那些心口胡的文人呢。
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文人冒著被杀头的风险出来批龙鳞,背后多半有人想提醒皇帝某些事儿。
在上书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了被杀的准备。
你皇帝敢杀忠臣,那就是你皇帝昏庸。
我们清流中人侍奉昏君,仍然不改初心,拼死劝诫!
这是青史留名的好事儿。
在熹平年间,为了洗白家族,永昌太守曹鸞干过这事儿,死状很惨。
之后许多年不敢有人出来批龙鳞了。
突然在京都冒出来一个边塞武人一路杀穿端门对策,博了个天下第一的名头。
结果转头去批龙鳞?
这是谁在背后做局?
目的是什么?
整个阳都想知道。
宦官们说是党人余孽在活动。
党人们乾脆就接了这个话,刘备就是清流中的清流!
清流都不敢直接骂皇帝,人家只能拐弯抹角的骂皇帝被奸臣蒙蔽,那不就是间接的骂皇帝昏庸吗?
管你刘备是不是党人,只要你敢骂皇帝,你就是我清流一员!
你死后的名声,我们给你抬得高高的,刘玄德在党人的歷史中將永垂不朽!
三万太学生很快发动起来了。
太学生领袖为臧洪,他的父亲就是在熹平四年打了败仗的使匈奴中郎將臧晏。
东汉末年的太学生,研究的基本与学术无关。
而是如何路身官场,如何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