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蒯越开城门(第1页)
某日,蒯越的部下截获了伊籍通过外出採购的僕人试图秘密送出交给刘备的信件。
蒯越阅读之后发现这是伊籍建议刘备快速撤军返回襄阳的信件,信件中说伊籍发现蒯越行事诡异,恐怕另有所图,担心蒯越会对刘表不利,於是建议刘备返回襄阳对抗蒯越。
蒯越大怒,但並未立即发作,又想到了杀人诛心的策略,於是派人模仿伊籍的字跡將这封信件做了修改,然后上报给了正在养病的刘表。
於是刘表看到的信件便是一封让他血压飆升的“伊籍通敌信”。
信件中,伊籍认为刘表、蒯越不能对抗孙权,荆州早晚要丟失,於是建议刘备赶快返回襄阳接掌军政大权,他伊籍会在內部予以接应,到时候刘备干掉蒯越、胁迫刘表,就能控制荆州,对抗孙权。
刘表为此大动肝火,立刻传令给蒯越,要求他逮捕伊籍,严刑审问。
刘表本人则因为这件事情气急呕血,病情加重,再次倒在了床榻之上,继续休养。
伊籍则因为这件事情被蒯越公开逮捕,关入监牢,每日严刑拷打审问,要他供出自己与刘备合谋夺取荆州治权的事实,伊籍咬紧牙关死不承认,蒯越则继续严刑拷打。
最后伊籍被打得奄奄一息,被蒯越强逼著认罪,在认罪书上画押,以此为依据,蒯越上报刘表,將伊籍处斩。
自此,襄阳城內再也没有人敢违抗蒯越的命令,蒯越彻底控制了襄阳城內的一切。
就连曾经权势极大的蔡氏一族也丟失了襄阳城內的军政职位,刘表的妻子蔡夫人也受到牵连,不被蒯越允许见到刘表,几乎被软禁。
蔡氏一族的府邸和族地也被蒯越安排军队监视,失去职位在家里闭门思过的蔡瑁为此十分恐惧,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一夜三惊,惶惶不可终日。
他是真担心蒯越一个不高兴就把他给宰了。
另一边,蒯越对於在外领兵的另外两人——刘磐和文聘也是连哄带骗,令他们对自己的处境完全不清楚。
刘磐还好,驻守南阳郡,接替刘备防备曹操,而曹操此时已经率领主力去河北与袁谭、袁尚玩猫鼠游戏了,主力不在南阳郡旁边,只有一支偏师还在做守备,所以刘磐那边比较安全。
文聘就全然不同了,他只带领一万人防守章陵郡对抗周瑜的两万两千討伐大军,完全是以卵击石,且存粮不多。
蒯越还刻意缩减了他这边的粮秣供给,以至於当周瑜兵临章陵县城下发动包围作战的时候,文聘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
当他用小斛分粮、宰杀马匹、减少居民口粮、草根树皮和牲畜等等方式为军队口粮添砖加瓦之后,也没有了更多的手段,把原本只能用八天的粮食硬是延长到了十三天,最后终於支撑不住,选择强行突围。
这一突围就落入了周瑜的好球区。
周瑜这边粮秣充足、后勤稳定,且没有太多的任务目標,所以游刃有余,放心的包围章陵县城,还能分兵去其他地方攻城略地、占据县城,完成了对章陵郡的攻略。
等周瑜轻鬆攻略章陵郡之后,文聘也支撑不住了,正好突围,周瑜指挥白虎营朱桓所部和自己手下的授兵与文聘大战,轻鬆就把文聘所部收拾的七七八八。
文聘仅以自身和十几个亲卫骑兵侥倖逃脱,向襄阳奔去,周瑜则率军追击,一路追到襄阳城下,正好就是孙权领兵抵达襄阳城的第二天。
建安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文聘因为不知道蒯越已经投敌,於是“自投罗网”,一脸懵逼的成为了孙权的战俘。
文聘回到襄阳城的时候,襄阳城上正好还没有更换孙权的旗帜,外围驻守的军营也没来得及改旗易帜,於是文聘单骑突入军营,向驻守襄阳西北部的蒯越亲信李绍请求帮助。
李绍好一会儿才意识到文聘並不知道襄阳已经开城投降的消息,於是大喜之下立刻把文聘擒拿,送入襄阳城中交给了孙权。
当文聘见到城內的孙权和孙氏大军的时候,就像是被雷劈了一样雷的外焦里嫩,差点晕过去。
其实这当然不能怪罪文聘的心理承受能力,任谁都不会想到自家领兵主帅居然是孙权的间谍,居然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要投降孙权,而不是打算死守荆州。
这一战,根本就是没有获胜希望的一战啊!
一天前,九月二十四日,孙权领兵抵达襄阳,襄阳守军大骇,完全没想到孙权大军居然会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