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刘表怕是连面子都不要了(第2页)
你老小子杀了我爹,与我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问我要大义名分?
那我问你要我爹的命。
你把我爹的命还回来,那我就撤军,不然天王老子也拦不住我为我爹报仇。
春秋有大復仇之义,这不是你所谓大义名分就能解决的啊!
战爭结束不过两个多月,荆襄之地人心惶惶,上至七大家族,下至中小地主豪强、商人、市民,乃至於一些较为富裕的自耕农,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確定,不出意外的话,距离孙权入主荆州之日已经不远。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要为自己的前途著想。
不过,虽然表面上孙权统领的孙氏政权占尽优势,但是荆襄豪族也有自己的考量。
那就是诸葛亮曾担忧的名义问题。
孙权不过一个杂號討逆將军、会稽太守,可以用报父仇的名义诛杀刘表和黄祖,但是哪里来的名义提领荆州、扬州广大之地呢?
这偌大的地盘,你没有相对应的名义,那大家怎么服从你、跟隨你並且得到相对应的奖励呢?
他们跟隨一个没有名义的人,会有前途吗?
万一到时候朝廷那边派人来接管荆扬二州,他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要是不接受,岂不就是抗拒天子命令、变成逆贼了吗?
他们当时可不知道孙权已经对荆扬二州的统治名义有了初步想法,所以心中多怀有对此事的忧虑,而在孙权招揽诸葛亮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诸葛亮协助孙权优化了战略內容,调整了这一道至关重要的策略的方案,然后安排诸葛均和妻子黄氏为孙权游说荆襄大族。
这个游说的首要目標就是南郡黄氏。
荆州黄氏家族有好几支,最开始有名气的是南阳的那一支,接著变成南郡那一支,到东汉中后期,因为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黄香的缘故,江夏黄氏开始崛起。
黄香的后代黄琼、黄琬都曾出任过太尉的职位,使得江夏黄氏成为天下黄氏之望,而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那一支黄氏则出自南郡黄氏,家族声望也並不弱小。
黄祖出自江夏黄氏,孙权派兵进攻江夏、斩杀黄祖,並且诛灭他全家为父报仇,这一点毫无疑问开罪了江夏黄氏,不过孙权並没有让人继续侵害江夏黄氏的產业,反而派兵保护他们。
並且之后还派人上门解释这件事情,让黄氏家族不要担心,孙权只诛杀黄祖,不会牵连到其他的黄氏族人。
於是江夏黄氏並没有作乱。
孙权又考虑到这个注重出身的时代里,江夏黄氏这种老牌家族对於出身普通的他必然有所轻视,所以任命周瑜做江夏太守也有这样一层考量。
周瑜的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与江夏黄氏是一个水准的名门豪族,所以周瑜出面担任江夏太守、安抚黄氏家族,必然比孙权亲自去要有效果的多。
甚至让周瑜这种名门出身的人去担当江夏太守,对荆襄之地的豪族们也是一种友善的姿態。
事实也是如此,江夏黄氏方面在周瑜巡视安陆县的时候,还专门派人拜见了周瑜,赠送给周瑜一些礼物,表达了与周瑜、孙氏政权和谐友好相处的意愿。
江夏黄氏家族如此,其他家族也差不多。
黄承彦为代表的那一支南郡黄氏在诸葛亮贤妻的游说下决定认可诸葛亮的决断,准备只要孙氏大军抵达,黄氏家族一定竭尽全力协助孙氏安稳地方。
黄承彦反正是非常看好诸葛亮这支潜力股的,虽然他一开始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诸葛亮看重孙权这个出身普通的割据军阀。
但是自家女儿都这么说了,又拉扯了一系列孙氏入主荆州之后对黄氏家族的好处云云,黄承彦倒也不得不承认形势比人强。
刘表是靠不住了,黄承彦还和刘表是连襟,要是不扯上诸葛亮的关係,到时候被孙权穿小鞋可没地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