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第3页)
刘备的嗓子有点哑了,叫不出太大的声音,脸上满是眼泪和鼻涕,看著关羽满脸的不舍,只觉心如刀绞、肝肠寸断。
“云长……云长……”
关羽被孙权麾下的武士带出了营帐,让这离別的戏码戛然而止,情义的脖梗再硬,也硬不过锋锐的战刀。
不多时,关羽的头颅也被送到了帐中,交由孙权检验,孙权看过,点了点头。
看著关羽的头颅,刘备哭得无以復加,以头戧地,不住的哀嚎。
孙权没管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未发声、只是默默流泪的徐庶。
“你便是徐元直吧?”
徐庶依旧流泪,不言语。
一直站在孙权身边的诸葛亮有些急了,忙站出来,向孙权行礼。
“明公,他便是徐元直。”
孙权知道诸葛亮的意思,朝著诸葛亮点了点头,再看向了徐庶。
“徐元直,我有一个问题,当你们的防线崩溃之后,做出向南进攻而不是向北撤退的决策的人,是不是你?”
诸葛亮担忧地看向了徐庶。
而徐庶似乎也对这个问题有些兴趣,吸了吸鼻子,止住了泪水,抬起头,一脸倔强地看著孙权。
“正是!只可惜未能战胜你,未能取你性命,实在是天大的憾事!事已至此,我没什么好说的,孙仲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孙权还没说话,诸葛亮忙上前一步劝说徐庶。
“元直,何须如此?你还有老母尚在人世,你难道不需要照顾你的老母吗?你为人效力,已经竭尽全力,明公若不杀你,你何须求死?”
徐庶偏过头,看著哭得已经无法直起身子的刘备,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看向诸葛亮。
“孔明,我知你心意,但此战,明公是听从了我的建议才会拼死出击,子龙,益德,云长,他们也是因为我才会罹难,现在他们都已死去,我作为他们的军师,如何能苟且求生呢?这不是我能做出来的事情,请你不要再劝了。”
诸葛亮更是著急、担忧。
“可……元直,你不想想你的母亲吗?你此番出战,母亲应当还在后方,期盼你归去,你如何捨得先老母而去?”
徐庶闭上眼睛,长嘆一声,沉默片刻,又睁开眼睛,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家母尚在襄阳,待此战结束,望你寻得老母,稍加照看,若能侍奉老母至寿终,我感激不尽,你的恩情,来世必报!”
说罢,徐庶直接弯下身子,以头触地。
诸葛亮条件反射般伸出双手,似乎想要扶起他,却又意识到在这样的场合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合適,於是转头,满是哀伤的看著孙权。
孙权一直没说话,听完他们两人的交流之后,嘆息著摇了摇头。
“孔明,人各有志,徐元直既然一心求死,你若强要他活,他也是生不如死,备受煎熬,既然如此,不如顺了他的意愿吧。”
“………………”
诸葛亮沉默片刻,低下眼眸,少顷,向孙权行了一礼,便缓缓退到一边,背对著徐庶,似乎不忍再看他。
孙权也没有继续纠结,挥了挥手。
“左右,推出去,斩。”
帐中武士上前,把徐庶提了起来。
徐庶最后看了一眼几欲崩溃的刘备,抿了抿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终於还是没说出口。
“元直!元直!元直!!!!”
刘备像是受伤濒死的野兽一般挣扎著、吼叫著,却被身边的武士死死摁住,动弹不得。
过了一会儿,帐外武士提著徐庶的人头回到帐中,把人头献给了孙权。
孙权点了点头,又看了看诸葛亮,见诸葛亮背对著所有人默默流泪,也没再说什么。
该处理的人都处理完了,现在只剩下刘备了。
孙权站起身子,走到了刘备面前,俯视著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的刘备,缓缓开口。
“刘豫州,你征战二十年,转战南北,不坠志气,的確是个英雄,这一点,其实我很佩服你,不过,这大爭之世最终还是要有一个结果,天下之势,终要有一个统一的结局,这对於全天下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