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授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听著宋文轩安慰,陆云面色如常,心中並无什么意外。

官场就是如此。

好职缺,好位置,当然是紧著有关係的人来。

自己出身素寒,祖上十代无人为官,当然比不上祖父是大官的宋文轩。

能去地方郡府做一个判官,起步从八品,已经算是不错了。

只是对於这么个起点,陆云依旧嫌弃太低。

他看著宋文轩,问道:“宋兄方才说,除了上述正常的授官渠道外,吏部还有超擢之选,不知为何?”

刚刚讲的那几条路,只是正常授官。

但这些日来,同科进士之中,早有流传。

说今年进士授官,有一些越级提拔的地方官名额,並且没有过多要求,不讲究背景,素寒进士也可以去参与。

种种流言,让人心动。

既然知道自己无法做升官较快的京官,只能去做地方官。

同样是地方官,自然是要做越大的越好。

陆云修行九鼎法,急需气运。

当官的品级越高,能从越国分润的气运就越多,他当然不能忽视这条超擢的授官道路。

“倒確实有这么条路子。”

听到询问,宋文轩面色略变,嘆气道:“想来陆兄也听闻过,九真郡那边蛮夷作乱,朝廷了两年功夫,调动了十万大军,才在今年勉强镇压下去。

两年动乱,九真郡诸多官员,或殞命於战乱之中,或畏惧逃跑,空出了不少官员名额。

许多地方县府,正空缺主官、佐吏。

所以朝廷这边,便想在新科进士之中,挑选一批人前往赴任。

以陆兄二甲进士的身份,若是参与选拔,少不了得一个正七品县令,可超三级擢拔。

只是……”

说到这里,宋文轩张了张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事关朝廷顏面,很多事不好明面上说。

陆云明白对方的意思,知道后面的话是什么。

无非就是这等动乱之地,太过危险而已。

九真郡蛮夷的名头,在整个越国都算鼎鼎有名。

该郡是越国近百年新征服的地盘,辖地多山,堪称群岭之国,素有十万大山之称。

在这些群岭大山之中,生活著以百万计的蛮夷,越国只能在群山之间的少数平原內修建城池,藉助这些交通要道维持著有限的统治。

偌大个九真郡,名义上有七府六十三县,可王化之民据闻也就百万出头,堪称穷山恶水了。

穷困也就罢了,偏偏此地还经常有蛮夷作乱,且多有瘴气。

去那等地方做官,除非能迅速提拔离去。

否则呆久了,不是死於蛮夷叛乱,就是水土不服,病瘴而死。

这么个地方,哪怕是超擢任官,也没哪个进士想去。

朝廷显然也是知道这点,所以开出了只要愿去,便可授县令的条件。

这可是一县主官。

如果换成內地,像他们这种新科进士,想要做到县令,哪怕有著关係,升官顺利,也要十年时间。

现在只要去九真郡,就能立免十年苦熬,可谓待遇优厚了。

不过这也有条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