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建衙(第3页)
底层的吏员,派精锐军士去充任,虽然让人心疼,可也能够承受。
但是四十个官员,並不是底层的吏员,能够胜任的了。
这不仅是学识不够,更是潜力不够。
陆云拥有气运天书,可以建设气运仙朝,甚至已经开始建设了。
那么对於自己治下城池,自然也要按仙朝標准来。
越国那种以文人治理地方,用来制衡武官的手段,他根本不屑为之。
这种文武制衡的手段,完全是对於地方资源的浪费与消耗。
陆云有志於天下,自然將所有资源都调动起来,用於征战四方。
所以制衡不需要,纯粹的文人也不需要。
他要的是能文能武的全才,是能够出將入相的英杰。
县令,就是要下马能治民,上马能领著百姓出征。
换句话说,就是军国体制。
这样遇到战事,县令就是统帅,其他官员就是各级將领、校尉,辅以底层军队出身的吏员担任卒长、队正,再徵招县內受过训练的乡勇、民户入伍。
一县之地,轻鬆就可动员起一支数千人的大军,並保证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这样的体制一旦建设完成,所拥有的战爭潜力,是极其可怕的。
用这样的体制、国度,去与天下群雄征战,陆云將毫无畏惧。
至於这样做的隱患?
在这个伟力归於一身的超凡世界,只要陆云能时刻保持自己是最强的一人,何惧於手下人反?
更不用说,后续他还可以通过册封天官,来控制麾下官员。
这种手段,比之文武制衡,要可靠高妙的多了。
“所以这些官员,也必须要武者出身,而且还必须是厉害的武者,保底三流以上。”
想到这里,陆云很快有了决定。
“便从红岩、东江两军之中,抽调各级副官,转任地官员吧。”
这两支军队中的副官,大部分都是追隨陆云两年以上的老人。
这些老人都是深黑命格,又一直接受军官培养,文武方面的学识,远胜过那些底层士兵。
並且从军两年多,甚至三年,一个个实力也强。
到如今,基本都练通了一条经脉,在朝著第二条经脉衝刺。
只需再修炼个一两年,便可突破到三流之境。
用这样的军官充任地方官,足可满足陆云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