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空城(第2页)
这些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不过为了面子上的好看,武平府尹最后还是向朝廷上书,说军安县令遭遇蛮夷劫杀,为国赴难了。
也算给这倒霉县令留了一个还算好的身后名,並且朝廷也会有相应的抚恤和待遇给他的家人。
对军安县令朱孝安来说,勉强算个好结果了。
当陆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颇为感慨。
虽然当初赴任之时,就已经想过,自己同科县令之中,或许会有一些人死去。
可也没有想到,这时间来的这么早。
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有一位县令,一个县城消失不见了。
九真郡的险恶,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不过那终究是別县之事,陆云虽然感慨,但唏嘘一阵之后,也就不再关注了。
別人的命运是別人的事,他还是搞好自己的居风县就行。
只是陆云不怎么在意,可是各地府衙,来自於郡衙,却不能不在意。
军安全县人口消失,县令不知所终,影响实在恶劣。
最重要的是县令没了,人口也没了。
这个县哪怕名义上依旧有,实际上也不存在了。
哪怕府城可以从別处酌情匀一些人口过去,也找不回消失的朱孝安继续当县令。
一个县令不见踪影,终究是要给个交代的。
经此一事,九真郡地方各县人口匱乏的严峻形势,算是再也遮掩不住了。
武平府尹立刻向朝廷上书,通稟此事,详细的说明了情况,以及自己府內现状。
同时各地府衙闻讯,也接连上书朝廷,诉说自己治下人口稀缺的惨状。
重点陈述,许多小县人口已不足千数,哪怕补充一些流犯,也不济於事。
同时人口分散,也不利於地方的开发与恢復。
各地府衙请求能够撤销一些小县,把人口合併到一起,迁移到情况更好的大县,以助其儘快恢復。
九真郡府那边,也跟著一起上书,列举了一下郡內详细现状,以及安定一年后各地的发展情况,总之还是个惨字。
当各地的奏疏雪一般的飞来。
朝廷方面,再也无法忽视。
天子闻讯,下令各部高官与宰相商议,该如何处理。
眾臣们聚在一处,进行深度研究。
期间为了保证详实可靠,又召见了亲征九真郡的左驍骑卫大將军,听了对方亲口诉说,了解真相,与地方郡、府所说进行验证。
最终一番激烈的爭论后。
朝廷內部终於达成了统一的共识,那就是一些小县,確实没必要存在下去了。
通过九真郡上缴的户籍图册,不难发现,里面有大量户口数百人的县。
一个三五百人之县,却要设立一个县令、一个县尉、四个巡检,以及一些相应的地方佐官,还有三十县卒。
数十人养一官,十人养一卒,岂不可笑?
留著这些县,除了给朝廷增加负担,源源不断的给这些名为县,实为村的地方输血之外,已经毫无意义了。
持续下去,地方只会出现更多类似军安县的惨剧,让更多的县城无声无息的消失。
与其如此,还不如將这些县废弃,把宝贵的人口迁到条件更好的县,以减轻地方负担。
有了共识之后,责令九真郡省並府县的詔命,也立刻下发,送向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