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初兴(第2页)
杨哲带来的一千五百流民,安置在镇子上,根本不用担心无法容纳。
算上本地人后,上溪镇总计两千民眾。
其中一千五百人,在镇上就安置了下来,另外五百人在下游安置在了一个小村。
如此一村一镇,也算初步恢復了上溪镇的生机。
在这里,陆云招募了二十九名乡兵。
留下了二十七名,与三名县卒一起,组成了三火乡兵。
再依红木镇旧例,给杨泽留下一火县卒,令其在此组建巡检衙门。
陆云便带著多出来的两名乡兵,返回了县城。
然后他又去了一趟金沙港,在那里推行清户、分田二令。
只是效果確实差了些。
金沙港的居民,大多数是水手海员,跟著蔡家一起吃海上这碗饭。
风险虽然大了点,但收益也很大,普遍月收入四五两银子。
人家根本看不上种田那点收入。
而陆云的分田之令,可是要求田地分下去后,必须要妥善耕种,不能荒废,並且每年要交一半租税,规定严苛。
自由惯了的水手海员,根本受不了这种拘束,也不会种地。
於是一番推行,清户令倒是执行得很好,將此地人口查的差不多。
唯有分田令,港內最后只有千人参与,进行了分田。
另有一千七百多人,依旧做著老本行。
对此,陆云也不强求。
想要维持港口运转,確实也少不了这些人,强令他们去种田,效果好不好难说,港口肯定是要废掉的。
对於这座一年能交两千三百两税银的港口,陆云还是很重视的,不想將其毁掉,也就任由这些居民自行择业了。
推行完政令,陆云顺势在港內招募乡兵,最后得十一人。
数量如此稀少,主要是因为大量有资质的人,都加入了蔡青的船队,是对方船上的水手。
这些水手,根本不屑於当乡兵。
陆云也需要蔡青的船队,维持海港的贸易,自然也不会朝他们伸手。
最后与蔡青交谈了一番,和对方敲定了购买万石粮食的大生意后,便带著这些新招募的乡兵,返回了县城。
至於港口的防务,这里秩序尚存,本地也有申、蔡两家大族,尤其是蔡青手下的船队,有水手二百余人,那个都是打过海盗,见过血的狠角色。
有他们在这里,根本不用担忧盗匪作乱。
陆云只留了几个县衙小吏,在这里负责收税,便不多干预港口运行了。
眼下他人手紧缺,要做的事情很多。
港口这边只要保证每年能上交足额赋税,承认县城的统治,保持对外交流即可。
剩下更多,等日后有精力了再说。
就这样,接连月余奔波,陆云跑遍了居风县內一城两镇一港,分別重建了县城、两座小镇,恢復了六座村庄的生產。
一番努力之下,总算將原本地方荒废、人烟稀疏的居风县,在崩溃的边缘,重新拉了回来。
尤其是从外面拉回来了五千流民,大大恢復了损失的人口。
眼下县內一片生机,只需稍加休养,便可恢復往昔盛况了。
“这,是我的领地!”
站在城楼之上,看著人口渐多的县城街道,望著远处一片丰收的田野。
陆云心中,生出了无限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