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下乡调研 各方瞩目(第2页)
“请县长放心!我以党性保证,一定和刘峰同志稳妥、保密地完成这个任务!绝不会泄露半分!”
“嗯,”黄政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下来,“去吧,把日常工作抓好就行,稳扎稳打。”
“好的,县长,那我先告退了。”郑品铭再次微微躬身,退后两步,这才转身离开。
走出外间,他与谭晓峰、夏林热情地打了声招呼,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县政府大楼。
黄政不仅认可了他的工作,还交给他如此机密重要的任务,这让他感觉自己真正进入了新县长的核心圈子,前途一片光明。
郑品铭离开后,黄政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却难掩贫困气息的人流,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谭晓峰那个“小世界”的比喻。
“多么形象,又多么残酷的比喻……”黄政心中默念,“整个隆海县的资源和百姓的血汗,就像那个小世界里的灵气和资源,被那只无形的黑手不断汲取、收割。”
他想到自己来到隆海已经三天,除了工作接触,还没有正式与县委常委班子集体见过面。
县委书记侯书恒,这个在隆海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书记”,他到底在等什么?
他在这盘棋里,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
是那个“小世界”里甘愿充当“代理人”的统治者?
还是迫于压力、委屈求全,在暗中等待变局的人?
自己烧向财政局的这把火,在他看来,够不够旺?是否足以让他下定决心做出选择?
(“不能急……”黄政告诫自己,“侯书恒在观望,我也在观察。
财政局只是第一步,等郑品铭和刘峰把账目证据收集起来,下一个目标,就是税务局!
只有把财政和税务这两个钱袋子理顺了,掌握了确凿的数据,才能真正地、有底气地直面‘天铭食品’和‘隆海源油’这两头吸血的巨兽!”)
他的思路逐渐清晰。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隆海最真实的底色——农村和农民。
“小谭,夏林!”他朝外间喊了一声。
两人应声而入:“县长!”
黄政吩咐道:“小谭,选一个乡镇,最好是女党委书记或女镇长主政的,我们下午下乡去看看。嗯……通知陆小洁副县长,请她跟我们一起去,女党委书记有陆县长一起方便点。”
他又对夏林说:“林子,开私车去。”(指陈旭提供的那辆改装越野车)
“好嘞!”两人齐声应道,夏林立刻去准备车辆,谭晓峰则快步去联系陆小洁和安排行程。
黄政特意在办公室待了大约十分钟,处理了几份日常文件,这才不慌不忙地拿起公文包,锁好门下楼。
他刻意保持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既是个人修养,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他的行动,无需向任何人解释,也无需匆忙。
一楼院子里,那辆墨绿色的改装越野车已经发动。
夏林坐在驾驶位,陆小洁和谭晓峰站在车旁等候。
看到黄政下来,陆小洁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上前一步,为他拉开后座车门:“黄县长,请。”
“陆县长,辛苦你跑一趟了。”黄政点头致意,弯腰坐进车里。
陆小洁随后也坐进了后座。谭晓峰则坐进了副驾驶位置。
夏林熟练地挂挡,车子平稳地驶出县政府大院,向着选定的乡镇方向驶去。
就在这辆看似普通的私家车驶出大院的那一刻,县委大楼和县政府大楼的许多扇窗户后面,无数道含义复杂的目光,都紧紧地跟随着它的移动方向。
有关新县长动向的消息,也随着电波,迅速传向了隆海县的各个角落,以及……某些隐藏在更深处的所在。
这次低调的下乡调研,注定不会平静。它既是黄政深入了解民情的必要步骤,也无疑是在向隆海县沉寂已久的基层,投下了一颗充满变数的石子。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年轻的县长,在掀翻了财政局之后,下一步,究竟会踩向哪里?
又会激起怎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