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初窥门径与食堂风波(第1页)
郑家权进入内室开始办公后,黄政轻轻带上厚重的实木门,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他没有急于处理可能还不熟悉的具体事务,而是再次拿出了那本厚厚的内部通讯录。
作为曾经的清华理科高材生,他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从不死记硬背。
他将所有电话号码的尾号进行归纳分类,寻找规律,构建记忆宫殿。
旁人看去,他纸上那些凌乱的数字和符号如同天书,但在他脑中却已形成清晰的网络。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一心多用。在记忆号码的同时,他的另一部分思维正在高速运转,分析着东平省最高权力层的格局。
如果有人此时走近,会看到他摊开的笔记本上,用极其工整的字迹列出了一份名单:
东平省现任常务委员会委员(11人):
1。省委书记:丁正业
2。省长:郑家权
3。省委副书记:丘志展
4。省政法委书记:刘东海
5。常务副省长:翁拓
6。省委组织部部长:易秋萍(女)
7。省委宣传部长:林微微(女)
8。省纪委书记:方元洪
9。省军区政委:浦东来
10。省统战部部长:何秋海
11。省委秘书长:李全有
在除了“郑家权”之外的其他每一个名字后面,他都用铅笔轻轻地画上了一个问号。
精读《资治通鉴》让他深谙,政治结盟绝非意气用事,其下必然盘根错节着复杂的利益纽带。
所谓的“中立”,往往也只是在权衡利弊过程中的短暂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
他将这张纸小心折好,放入内侧口袋。郑家权和伍子田都没有明确告诉他常委会的具体派系划分,谁是丁正业的人,谁又倾向丘志展,或者谁还在观望。
这些信息,如同水面下的暗礁,需要他自己去小心探测、判断。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未来岳父杜文松和杜珑力主他来担任郑家权的秘书,绝不仅仅是为了让他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的考量和布局,或许就是要借他这把“刀”,或者说是“触角”,来帮助郑家权在这复杂的局面中破局。
一上午在静谧而高效的准备工作中很快过去。
中午时分,郑家权按照惯例回家用餐,黄政则拿着刚办理好的饭卡,独自前往省委省政府食堂。
食堂大厅里人头攒动,各个部门的职员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喧嚣而充满生活气息。
黄政正准备排队,眼角的余光瞥见大厅旁边还有一个相对小一些的餐厅入口,那里设有一个单独的售饭窗口,奇怪的是并无人排队。
而小餐厅里面,已有几个看起来三十岁上下、衣着气质明显不同于普通科员的男人正在安静地用餐。
这个小餐厅门口没有任何标识,黄政心想,或许是菜系不同,不合大众口味,所以大家宁愿在大厅排队。
来自农村、对吃食从不挑剔的黄政,自然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排队上,便径直走进了小餐厅,来到窗口前,客气地对里面的师傅说:“师傅,麻烦打一份红烧肉,一个酸辣土豆丝。”
打饭的师傅抬头看了黄政一眼,眼神中掠过一丝诧异和古怪,手上动作迟疑了一下,似乎在想“这人面生,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但还是依言开始打菜。
黄政并未在意师傅的眼神,正准备端走饭盆,忽然感觉肩膀被人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
他转过身,只见一个身材微胖、穿着夹克、面色带着几分倨傲的年轻男子站在身后,语气不善地连珠发问:
“喂!你是新来的?哪个单位的?懂不懂规矩?你领导是谁?”这一连串居高临下的质问,直接把黄政问懵了。
黄政端着饭盆,眉头微皱,反问道:“你又是谁?什么规矩?这食堂吃饭还有什么特殊规矩?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他语气平静,但带着一丝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