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党校培训6(第1页)
翌日,省委党校的学习生活正式步入正轨。
清晨,304宿舍的四兄弟依旧一同晨练、早餐,然后提前十分钟走进了201教室。
经历了昨天的开班仪式和课余的篮球联谊,学员之间明显熟络了许多,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气氛不再像最初那般拘谨。
八点整,上课铃声响过,一位精神矍铄、白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教授,抱着一摞厚厚的讲义,步履稳健地走上了讲台。
他目光沉静而深邃,扫视全班,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学术气场。
“各位学员,上午好。”老教授声音洪亮,带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那种铿锵,“我姓何,何守仁。本期青训班的政治理论课程,主要由我负责为大家讲授。”
他开门见山,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我们这门课,将大家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何教授说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这些手握一定权力的学员们,语气变得格外严肃: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
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方主政或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你们的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能否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系统学习的机会,真正沉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他看向坐在前排负责考勤的黄政:
[“班长同志,每节课的考勤务必严格登记。
我不希望看到有人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严以律己,首先就要从遵守学习纪律开始。
要对得起你们身上的责任,对得起‘党员干部’这个身份。”]
“好,下面我们开始正式上课。”何教授翻开讲义,开始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他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到华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他不仅讲理论本身,更注重分析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其指导意义,引经据典,数据详实,案例生动,将看似枯燥的理论课讲得引人入胜。
黄政听得格外认真。他虽然在清华打下了良好的理科基础,但对如此系统、深入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是第一次。
何教授的讲解,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过去在基层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惑,比如如何处理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理论层面找到了依据和指引。
他飞快地记录着笔记,感觉头脑中被注入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
郑平、李依辉等人也同样全神贯注。到了他们这个层级,越来越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何教授的课正好切中了他们的需求。
上午的课程在充实中结束。
何教授最后布置了阅读书目和思考题,要求大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下午的课程是政治素养课,由班主任麦燕亲自讲授。
与何教授的宏云文论叙事不同,麦燕的课程更侧重于党员干部的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
她从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廉洁自律、作风建设等多个方面,结合大量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
深入剖析了党员干部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抵御各种风险和诱惑,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大家不要以为这些是老生常谈,”麦燕语气凝重。
“很多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政治素养、党性修养出了问题,是在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我们必须时刻反躬自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她的讲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极具现实针对性,如同警钟,在每位学员心中敲响。
晚上,黄政回到宿舍,洗漱完毕,趁着宿舍里其他三人或在看书或在整理笔记,他走到宿舍走廊相对安静的角落,先给杜玲打了电话。
电话几乎是被秒接,传来杜玲雀跃的声音:“黄政!终于等到你的电话了!党校怎么样?住的习惯吗?吃的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一连串的问题如同机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