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广交会三(第2页)
黄政点点头:"确实。虽然穿着朴素,但气度不凡,谈吐间透着智慧。特别是他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读,很有深意。"
下午的展会继续进行。也许是真诚的态度打动了客商,也许是优越的政策吸引了投资者,石泉门乡展位前始终人流不断。
终于,在下午三点左右,迎来了第一个实质性突破。
一位中年男子在详细咨询后,当场决定投资建设一个小型面包厂。
"我们主要看中的是你们这里的农产品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投资商王先生说,"再加上税收优惠,很有吸引力。"
紧接着,又一位客商决定投资建设袜子厂。"我们做外贸的,对交通和劳动力都很看重。你们这里条件不错,政策也优惠。"
虽然这两个项目规模都不大,加起来投资规模约一千万左右,但团队成员们都兴奋不已。
这是石泉门乡在广交会上的第一份成果,意义重大。
"太好了!终于开张了!"赖纹纹高兴地说。
候意鹏更是激动地拿出手机:"我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发回乡里!"
黄政虽然也很高兴,但仍保持冷静:"大家不要松懈,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果。"
签约仪式简单而隆重。黄政代表石泉门乡与两位投资商签订了意向协议。
虽然只是意向性的,但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会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聚在一起总结今天的收获。
李琳分析道:"今天签约的两个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很有代表性。一个是食品加工,一个是轻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好适合我们乡的实际情况。"
王雪斌补充说:"而且这两个项目都能带动就业,面包厂需要本地农产品原料,袜子厂可以做外贸,都是好项目。"
黄赞许地点头:"大家分析得很对。我们要继续发挥优势,吸引更多适合我们乡情的项目。"
回酒店的路上,大家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笑容。
"黄书记,您说那位老爷子明天还会来吗?"陈艺丹好奇地问。
黄政笑了笑:"来不来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真诚待人,专业做事,这才是招商的根本。"
晚上,黄政照例与杜玲通电话,汇报了今天的进展。
杜玲在电话那头开心地说:"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们一定能行!对了,我约了几个朋友明天去你们展位,都是些有实力的企业家,好好准备哦!"
挂断电话,黄政站在窗前,望着省城的夜景。
两天的广交会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招商不仅仅是政策和优惠的竞争,更是人心和诚意的交流。那位神秘的老爷子虽然身份不明,但他的话语却给了黄政深刻的启示。
远处的霓虹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繁华与机遇。
黄政知道,明天的展会还将继续,而石泉门乡的招商之路,也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