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国庆京城行四(第2页)
黄政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在杜玲杜珑鼓励的目光中,诚恳地回答:
["老爷子,今天能有机会和您聊工作方向,我特别激动而且很受启发。
我知道您当年也是从一线一步步干起来的,这份踏实劲儿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虽然您能把我调部委,但我还是想先在基层,在乡里、县里,把老百姓关心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摸清楚,把政策怎么落地、服务怎么到位学明白。
基层虽然苦点累点,但能学到真东西、练就真本领,这是我现在最想补的课。
后续在岗位上,我肯定会多听多学多干,遇到难题也会及时向您请教经验。
我不想一开始就追求高起点,只想先把基层的底子打牢,将来不管在哪,都能扛得起责任、干得成事,不辜负您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杜老爷子听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那就先在基层历练。放心,天塌不下来。"
老爷子的语气变得温和,"今天不跟你讲大道理,就说几句基层工作的实在话:
[第一,把根扎在群众里。乡镇工作没有捷径,就是多往村里跑、多跟老乡聊。
别总待在办公室看报表,要去田埂上问春耕,去炕头边听难处,哪怕是听大爷大妈抱怨几句,也比坐在屋里想方案管用。
你离群众近,群众才会跟你亲。
第二,敢担当但别冒失。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遇到修路、信访这些硬事,别怕啃硬骨头。
但记住,基层事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处理邻里宅基地矛盾,多问一句老辈的规矩,多找村里老党员帮着劝,比硬拍板更稳妥。
我们当年也吃过急功近利的亏,后来才明白:乡镇工作要稳字当头,一步踩实了,再走下一步。
第三,守住底线才走得远。
你现在是乡党委书记,手里握着不小的权,但这权是给群众办事的,不是给自己谋方便的。
村里的项目、老乡的补贴,一分一厘都要清清楚楚,哪怕是群众送的一把花生、一筐鸡蛋,也得婉拒——不是见外,是守住心里的线。
年轻就是资本,但踏实才是根基。你在基层把事办实了,老百姓记着你,比啥荣誉都金贵。好好干,我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这番推心置腹的教诲让黄政深受触动。他郑重地点头:"老爷子的话,我一定牢记在心。"
杜玲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中闪着幸福的光芒。
她知道,爷爷这是真正认可黄政了。
杜珑则若有所思地看着黄政,对他选择留在基层的决定暗自赞许。
这个决定既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务实的态度。
谈话结束后,杜老爷子显得有些疲惫,但心情很好。
齐叔进来推着老爷子去休息前,老爷子还对黄政说:"下次来,陪我下盘棋。"
"一定陪您。"黄政恭敬地答应。
走出书房,杜玲兴奋地拉着黄政的手:"爷爷很少对人说这么多贴心话,他是真的认可你了!"
杜珑也微笑着说:"选择留在基层是对的。现在这个阶段,扎实的基层经历比部委的虚职更重要。"
黄政望着四合院里苍劲的古树,心中充满感慨。
从今天起,他不仅赢得了杜老的认可,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基层虽然艰苦,但那里有最真实的华国,也有他实现理想的最好舞台。
阳光洒在院落里,一切都充满希望。黄政知道,经过这次考验,他的仕途将开启新的篇章。
而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将牢记杜老的教诲,脚踏实地,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