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石泉门乡党委会(第2页)
杨丰明缓缓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先勇同志说得有道理。黄政在欧田村的工作确实成效显著,但这恰恰证明了他适合基层工作。计生办需要的是熟悉计生政策的专业干部,而不是简单地调任能干的村支书。"
他转向郑健,继续说道:"郑书记,我认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使用要统筹考虑。黄政同志在欧田村的作用不可替代,贸然调动既不利于村子发展,也可能影响外资企业的信心。我建议让黄政同志继续留在欧田村,同时我们可以考虑从计生系统内部提拔干部。"
郑健面色不变,但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丰明同志考虑得很周全。不过,正因为黄政同志能力突出,我们才应该给他更大的平台锻炼。计生工作关系到全乡的发展大局,需要这样有闯劲的年轻干部去开拓新局面。"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欧田村的工作,可以由金荣火同志暂时兼任村支书,确保工作不断档。这也是对荣火同志的锻炼嘛。"
金荣火连忙表态:"我一定不负郑书记和各位领导的信任,保证欧田村工作平稳过渡。"
本来这种人事任命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纪委委员林海源和武部长郭华一般是弃权,不发言论的,但一听说让金荣火兼任欧田村村支书,坐不住了。
纪委委员林海源放下茶杯:"我有个疑问。黄政同志在欧田村引进的外资企业,很多合作都是他亲自洽谈的。如果突然换人,会不会影响企业信心?毕竟投资方最看重的就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武装部长郭华接话:"是啊,我听说那个亮亮食品的投资规模不小,还带动了修路等配套建设。这么大的项目,确实需要保持领导班子的稳定性。"
看到林海源和郭华发言了,作为郑健的支持者,宣传委员陈洪明也接言:"其实换个角度看,黄政同志在欧田村的成功经验,正好可以在全乡推广。如果他担任计生办副主任,可以把企业管理的创新理念带入计生工作,说不定能开创计生工作新局面。"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陷入僵局。
郑健见时机成熟,便说:"既然意见不一,那就投票表决吧。同意黄政同志任计生办副主任,金荣火兼任欧田村村支书的请举手。"
柳海鹏、金荣火、陈洪明和李凯立即举手。
"反对的请举手。"郑健继续说道。
杨丰明、邓先勇、林海源和郭华举起手。
4:4平局。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郑健身上。
郑健缓缓举起自己的手:"我赞成。5票赞成,4票反对,提案通过。"他敲了敲桌面,"荣火同志会后立即起草文件,明天一早下发。散会。"
杨丰明面色凝重地收起笔记本,与邓先勇交换了一个眼神,一言不发地离开会议室。
郑健看着杨丰明离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他明白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但只要能把黄政调离欧田村,目的就达到了。
而此时此刻,黄政正在欧田村和王磊一起研究扩大生产的方案,对乡里发生的这场关于他命运的博弈还一无所知。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更大的人生转折正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