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山路情缘(第2页)
林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表面上还是那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行了,带路吧,让我看看你们的‘奇迹’。”
回村的路上,林晓坐上黄政开的奥迪,男助理开林晓的车跟在后面,过了石泉门乡黄政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这段路泥巴路有十公里关系到几村,需要乡政府出面协调合作,暂时修不了”。
很快车子来到分路上欧田村的路口,黄政:“从这里到欧田村有八公里,正在铺水泥路,车子只能停这,要走路上去。”
黄政一边走一边介绍着欧田村的基本情况和项目进展。
林晓认真听着,不时提问,问题都很专业到位。
当来到新修的水泥路段时,林晓惊讶地:“这路修得可以啊!标准的乡村四级公路。资金从哪里来的?”
黄政解释道:“主要是企业投资。省城亮亮食品公司看中了我们村的毛李子资源,投资建厂,顺便赞助了修路。”
“顺便?”林晓挑眉,“这路可不便宜吧?企业这么大方?”
杜玲插话:“晓晓,不是还有我吗?我也是股东,而且你是没看到之前的路况,那叫一个险!拖拉机都上不来!我们也是被逼无奈,路不通,设备和产品都运不进去。”
黄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这条路不仅服务工厂,更解决了欧田村十几个自然村的出行难题。现在孩子们上学安全多了,老乡们出山卖山货也方便了。”
林晓不再说话,但拿出相机开始拍摄道路情况和沿途风景。
到达欧田村时,眼前的景象让见多识广的林晓也震惊了——不一样的崭新的厂房,
忙碌的村民,还有那些正在安装的现代化设备,与这个贫困山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的天,”林晓喃喃道,“杜玲没夸张,你们还真创造了奇迹。”
黄政谦虚地摇头:“没什么奇迹,只是乡亲们想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太强烈了。我只是帮他们搭了个桥而已。”
周村长和王磊迎上来,黄政为他们做了介绍。
林晓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开始采访村民,拍摄照片,记录这个山村的蜕变故事。
看着林晓忙碌的身影,杜玲悄悄碰了碰黄政的胳膊:“怎么样?我没介绍错吧?晓晓可是省报的金牌记者,有她报道,你们村就出名了!”
黄政感激地笑笑:“谢谢你,杜玲。没有你,就没有这一切。”
杜玲眨眨眼:“那你要怎么谢我?”
黄政看着阳光下杜玲明媚的笑脸,一时语塞。
他很想说以身相许,但这话又能说,至少现在不能说。
就在黄政尴尬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乡党委书记郑健打来的。
黄政走到一旁接电话,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挂断电话后,他对杜玲说:“郑书记听说省报记者来了,要带乡领导班子过来‘陪同采访’。”
杜玲撇嘴:“切,摘桃子的人来了。”
黄政沉思片刻,嘴角泛起一丝意:“来得正好。我正愁没人见证欧田村的蜕变呢。”
山风吹过,带来厂房里飘出的李子清香。
黄政知道,一场好戏即将上演,但这要看林晓的意见。
于是:“林大记者,要不要见,你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