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1页)
无怪乎人人都忍不住望她这儿瞧,唯有此处目不斜视。
林凤至悄声走开,也怕打扰了对方工作。
隔壁青铜坊火花四溅。
少年合力抬起坩埚,铜液如金瀑注入剑范。
淬火青烟腾起时,一柄长剑寒光乍现,刃口纹路如松针排列。少府属官见她目光停留,捡起一把淬炼好的青铜剑递给她。
她忽然在剑身角落发现了暗刻的工匠姓名。
【二十八年,工左水。】
这一把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一名名为左水的工匠制作的。
所谓的物勒工名,在此刻具象化了。
林凤至一直在兵马俑的陶俑制作区待到夜幕降临之时。没有人敢问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她要干什么。
她一遍遍地在各大区域穿梭,越走越是焦虑焦急,似乎在找寻什么东西而不得。
在民夫们听到鼓声去休息时,连护卫和少府属官都忍不住小声地问她:“神使,要不我们也帮你找找?”
林凤至颓然地坐到地上,不对劲。怎么一点反应有没有?
回家的通道呢?
她望着变得空荡荡的、还未完工的兵马俑军阵,心里有些小小的失落。
本来所谓的奇迹就从不是陶俑阵列的雄浑,而是普通人向永恒发起的冲锋。
想到这一点,她很快又振作起来,心想说不定是因为兵马俑还没完工,她等得起!
在秦时,北方的作物以粟……
在秦时,北方的作物以粟为主。秦人并不重视种麦、菽。
在秦代以前,春秋战国时期,“黍稷”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便体现了粟的重要地位。
在秦之后,汉代则以种植五谷为主,五谷一般是指黍、粟、麦、菽、稻。汉代以后被“菽粟”所代替,黍的种植面积减少。
直到唐代,北方全面实现小麦面食,小麦才真正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由此可见,扶苏任重而道远。
不过扶苏本人却很乐观。
他在始皇帝处蹭了一顿面食大全。他一边吃一边想,人人都道麦饭难以下咽,也许是没有对应的工具。
面条筋道、馒头香甜、包子暄软
确实是美味的。
他带着不解让人做了一碗麦饭,还特地叮嘱,要寻常人的吃法。
宫人虽困惑,却也依然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