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页)
他所有对政治的敏锐、对朝局的平衡、对国家框架的建构,都没有在孩子身上看见。
或许扶苏有一些,但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他达不到嬴政心中设立的继承人标准。
嬴政瞥向殿中值班的章邯,身姿挺拔,高大俊朗。心中莫名的哀叹少了一些,对自己的自信和天命的眷顾更加满意。
他提前发现了一位不亚于蒙恬的将才。
没错,朕是天命之子,玄鸟入梦为朕带来后世的人才,朕一定可以长生。既然可以长生,又何必在乎子嗣无法承接他的位置。
嬴政这般想着。
王贲对始皇帝给自己找了个徒弟并无多大感触,他还能拒绝不成?他看向自己身侧谢恩的青年,只从对方端正的姿势和神态就给对方加了几分。
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王贲暗地点点头,不错,看着是个好苗子。
有内侍迈着既轻且快的步子进来,在嬴政耳边说了些什么。
王贲察言观色,正欲告退。
嬴政一挥手阻止了,他淡淡道:“不是什么大事,通武侯也一起听吧。”
蒙毅自殿外前来,行了一礼,不意王贲也在场。
嬴政没什么反应,蒙毅据实禀报:“陛下,胶东郡有三位县令未按旨意立石刻碑,颂琅琊石刻。”
“他们知道朕的旨意而不做?”
“是。”蒙毅皱着眉头,心中也是愤懑:“他们被拿下时,臣的人在书房中找到了陛下传阅诸县的奏章,显而易见已经看过,只是心存侥幸,以为不会被惩处。”
“现在是大秦而非齐,冥顽不灵。”嬴政冷冷道:“既然如此,按律枭首示众。”
蒙毅应下,随后看了看在场众人,没有开口。
王贲和章邯闻弦琴而知雅意,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不方便听,不等始皇帝开口,默默退下。
“什么事,连王贲也不能听?”嬴政自丹陛之上缓步走下,停在蒙毅面前,高大的身形几乎将蒙毅笼罩。
说来蒙毅在秦人中已经算很高了,但始皇帝站起身时比他更高。
“事关陛下声誉,不可轻忽。”蒙毅想起手下人汇报的言语,皱了皱眉,逐一向始皇帝禀报:“臣负责徐福的出海事宜。近日忙于琅琊郡守后续事宜,前日他来催促臣,只说良辰吉日就在今日,要臣速速将人、钱、船交予他。徐福既无陛下手令又无旨意,臣心中大感不惑,他缘何如此急切?”
蒙毅是嬴政亲近的侍臣,嬴政几乎可以说是看着他成长,很少见到蒙毅脸上有如此丰富的表情。嬴政被勾起了兴趣,徐福做了什么?
大殿之中只有蒙毅的声音。
“臣有罪,在徐福接触陛下时因是中车府令举荐而未曾查清徐福的来历。臣派遣的人暗中跟随徐福,发现他的宅邸之中另藏玄机,底下有地道通往别处。臣跟了他几日,终于找到他的马脚。原来徐福暗地与六国余孽勾结,企图复现郑国渠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