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页)
在骑兵只能作为辅助兵种时,他派遣蒙恬驻守北郡,尚且能打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悍然战绩。
谁敢想有了马镫和改良马鞍之后他能打到哪儿?
林凤至拍了拍护卫首领的肩膀,说道:“如今钢铁较之以往易得,陛下一定会乘胜追击。放心吧,再如何,陛下也一定会要一支能上战场的骑兵的。”
秦人好战,因为有战功意味着多多的赏赐和相对公平透明的上升通道,护卫首领听此言,心下安定:“借神使吉言。不知可否让工匠多做些马鞍马镫?我等勤加练习,来日挑选骑兵也有一战之力。”
“自然,若是那工匠能将马镫、马鞍做出适配战马的,当然更好。”林凤至连连点头,她说着俯下身,去看河曲马的马蹄:“它是不是蹄甲磨损了?我看它比起前几天时跑起来有些许慢了。”
护卫首领自然也蹲下来,他抓起河曲马的一只马蹄,仔细查看:“还真是,本来便是定期修蹄,不碍事,等从陵区回来在下便带它去修一修蹄甲。”
林凤至心生好奇,没有马蹄铁的时代如何养护马蹄,她也问了出来。
护卫首领常年与马匹打交道,参与了多次战争,对马匹知之甚详:“平日没有战事倒也还好,蹄甲的磨损没有那么严重。当初在下参与攻伐六国时,有好几次长途行军,日行百里,许多战马承受不住,蹄底变薄,蹄壁碎裂,这还是轻度的。若是磨损严重,这匹战马可能残疾或者死亡。
“军营之中有专门修护马蹄的人。除此之外,还会用麻绳和皮革包裹马蹄,只是这些蹄套效用不高,无法长期防止磨损,冬天时,蹄套也只能为马匹御寒。”
“那没有想过用其他的东西包裹马蹄吗?比如铁片?”林凤至问道。
要不是秦代没有何不食肉糜的表述,护卫首领都想说这句话了。
护卫首领笑了一声,很快收起笑,尽职尽责地解释:“神使有所不知,夯土官道土质柔软,若非长途奔袭,马蹄定期养护即可。而且大秦律令规定,每三十里便会换马。至于铁片包裹,很难不伤到马蹄吧?”
林凤至扬了扬眉毛,秦没有马蹄铁的原因找到了。
一是地理环境与战术需求未形成足够压力,大部分战场为黄土路面,马蹄自然生长的速度足以应对磨损。骑兵作为辅助兵种很少长时间奔袭。
二是秦人不懂马蹄角质层的生物特性,也不懂得不伤马蹄的钉固技术。一个与马经常打交道的军官都怕钉马蹄伤到马。
三是现在有代替马蹄铁的修蹄技术,军中有专人系统性地维护马匹。
“是吗。”林凤至转而问他:“那你平日如何修剪指甲?也会剪到肉?”
护卫首领道:“神使,在下粗人一个,指甲长长了咬掉或者在砖石上磨去就行。只有贵族和高官们才会专门修剪指甲。听说陛下有修容宦者用青铜错金削刀和玉磨石修剪。我们粗人都不会伤到肉,更何况那些金枝玉叶的贵人。”
“这马蹄也和人的指甲一样,不剪到肉就行了。”林凤至站起身,继续说道:“若是在马蹄上钉上铁片,即便是匈奴那边的崎岖地形也能减少对马蹄的磨损。”
那样一来,战马的机动性、持久力、载重能力远超匈奴,秦军也可以发起更远距离、更快速的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