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页)
刑徒和民夫很好区分。
他们的衣衫褴褛,身体瘦弱。虽然已经到了秋季,大部分人的衣衫却依旧单薄。刑徒大都穿着褐色粗麻短褐,布料粗糙且极易磨破皮肤。民夫虽然无特定的衣物,但因为担心衣服弄破后无法更换,索性弄了草绳搭在身上。
“这、这怎么比我们族里还要惨”因为有少府的官员在场,祁怕给林凤至惹上麻烦,只敢小声嘀咕。
林凤至轻轻地在心里叹了口气。
秦始皇陵兵马俑,固然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是华夏不可割舍的瑰宝之一,但对于当世的普通人,尤其是服役修建陵墓的普通人来说,这太苦了。
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开始修筑陵墓,前后历时38年,用工最多时曾达70余万人次。秦始皇陵的修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秦王政元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全国,这一阶段工程规模较小;第二阶段是从统一全国至秦始皇三十七年死葬骊山,这个阶段是秦始皇陵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第三阶段是秦二世时期的修陵工程。
公元前219年,正属于秦始皇陵修建的第二阶段。陵墓的工程进入高速推进期,主体结构如地宫、封土、城垣已经初具规模。
但要说行进过程没有遇到困难,那是不可能的。
少府苏河搓着手,对林凤至简单介绍:“陛下的陵墓背靠骊山,北临渭河,依山环水,这自然是顶顶好的。只是有一样不太方便,骊山多暴雨山洪,恐会威胁陵区,适才神使看到的便是为了保护陵区而正在修建的防洪堤。”
始皇帝的陵墓修建工作,是由丞相李斯依例主持规划设计,少府进行具体工事安排并监工。所以苏河出现在骊山陵墓,这很合理。
林凤至一边听他说话,一边去看防洪堤旁剩下的人在做什么。
她觉得苏少府话外有话。
有人站在百布开外,拉弓搭弦,对准了夯土开弓射箭。
箭头没有射入夯土,而是被坚硬的夯土顶到一旁。
林凤至问道:“那是在做什么?”
“神使有所不知,是为了检验夯土是否坚实。我们一向有两种方法进行检验,一是神使现在看到的,等夯土干了以后,离一百步开弓射箭,箭头要是射不进去,夯土合格;要是射进去了”苏河没说下场如何,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另外一个方法则是每天晚上用铁钎子在当天筑成的夯土上钻个眼,灌满水,第二天开工前再检查水渗下去了多少。要是水渗得超过规定的尺寸,就得返工;要是渗完了下场和上面一样。”
林凤至:“看来他们合格了。”
“关乎性命,谁能不上心。”苏河只淡淡说道:“防水堤嘛,没多少时间就要完成了。只是进来陵墓修建中遇到了些许困难,听闻神使颇有巧思,不知可否请神使相助?”
雨点砸在夯土层上溅起尘烟,苏河捋了捋胡须,邀林凤至到车盖下避雨。
所谓车盖,也可以叫做车伞。车盖由木材或青铜为骨架,覆盖丝绸、皮革或油布,形成遮阳避雨的顶棚。已然具备了伞的核心功能。
车盖的空间不大,其余人也默默穿上了蓑衣和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