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成千上万的甲士如山岳般静立,戈矛如林,指向苍穹,锋刃寒光点点。文武百官依品秩高低,如黑色的礁石般匍匐于御道两侧,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姿态是绝对的臣服与敬畏。

林凤至能清晰地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带着小心翼翼的探究、难以言喻的敬畏和希冀,甚至掺杂着一丝丝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如同无形的触手,越过始皇帝的御驾,最终聚焦在她的身上。

文武百官的目光是有力量的,带着帝国特有的威压,却又竭力克制着,不敢有丝毫亵渎。

相较之下,黔首们来得纯粹自然得多。他们听说有神使临凡,好奇又敬畏。

队伍缓缓行至咸阳宫,这座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借台筑殿,以形成宏伟而气势逼人、体现秦之强大的宫殿。

林凤至的目光从巍峨的宫殿群掠过,落到最前方引领的两人。

她看到公子扶苏策马行在装载九鼎的车队最前方,身姿挺拔,温润的面容此刻绷紧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神圣的凝重。

当他引领车队抵达核心区域,下马向御辇方向深躬时,那份郑重,仿佛在无声宣告一项使命的完成。

自泗水中打捞出的九鼎沉默地矗立在特制的巨车上,由披甲锐士严密拱卫。鼎身巨大,覆盖着斑驳的铜绿和深褐的水锈,如同刚从河床深处打捞起的沉睡巨兽。粗犷古拙的山川、奇兽纹路在岁月侵蚀下若隐若现,散发着跨越千年的、近乎实质的威压。

林凤至为之惊叹。

上辈子,在前往秦始皇陵看兵马俑之前,她先去了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被玻璃隔着,在博物馆的灯光中流转千年,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位参观的游客。

林凤至笃定,若是这九鼎能流传后世,绝对是国宝级别的文物。

九鼎的存在,让两旁那些原本已足够高大的玄鸟灯座显得精巧而稚嫩。车轮碾过地面的沉闷声响,被这九座青铜山峦无形地放大。

空气里,除了尘土、金属的气息,似乎还弥漫开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泗水河底的潮湿与古老锈迹。

御史大夫冯去疾带领百官行着最隆重的稽首大礼。他洪亮的声音穿透云霄:“臣冯去疾,率留守百官,恭迎皇帝陛下巡狩凯旋!天佑大秦,陛下圣德巍巍,光照宇内!今泗水献瑞,九鼎重光,此乃天命所归,帝业永固之无上祥瑞!”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在九鼎沉默的见证下回荡。

始皇帝在蒙毅的侍候下走下金根车,他虚扶起冯去疾,目光在一众匍匐的臣子身上掠过:“诸卿留守,咸阳安靖,朕心甚慰。”

冯去疾如磐石般沉稳,每一寸皱纹都刻着岁月的权谋与务实的智慧。他看见始皇帝身后半步的林凤至,连道:“玄鸟神使,佑我大秦。陛下得神使辅弼,收九鼎而定乾坤,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九州归一,万世永昌。”

鹦鹉听到歌功颂德的声音,下意识从金根车中钻出来,两脚立在精壮健硕的马头上,紧紧抓住马的毛发,高声应和:“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九州归一,万世永昌!”

林凤至不禁扶额,好谄媚的鹦鹉。难怪始皇帝那么喜欢它,从湘山到咸阳,鹦鹉都给喂胖了,都快飞不起来了。

严肃的气氛霎时消散了许多。

公子扶苏身姿挺拔如青松,身着符合身份的华贵服饰。他气质温润,与周遭的肃杀形成微妙反差。他行礼的姿态无可挑剔,然而当他微微抬眼望向始皇帝,目光扫过她时,那眼神里除了应有的敬畏,还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探究与……温和的善意?

林凤至:?

她以为以她的身份扶苏会对她不屑一顾来着,她印象当中这位长公子刚直勇毅,连在气头上的始皇帝都敢直接进谏。

扶苏身侧不远处,几名侍从小心地守护着几个覆盖着黑色锦缎的物件,其中一角的锦缎微微滑落,露出一抹极其润泽的翠色——那是上好的玉料,未经雕琢已显不凡。

后来,林凤至才从祁那儿知道,扶苏送给她的见面礼,便是那块翠色的、刻有玄鸟图案的玉。

扶苏亲自护送九鼎并处于如此显要位置,这绝非偶然。林凤至暗自思忖,顿时心下了然,也许,在所有的子嗣当中,始皇帝选择了他。

他肩上的担子与身后的暗流,都因九鼎而变得更加沉重和引人注目。

始皇帝声音沉如钟磬,仿佛回荡在每一个人耳边,他看了看九鼎,又看向淡然处之的林凤至,心中不能再满意:“九器归我大秦,此非人力,天命昭昭。玄鸟神使,乃是上天所钟。九鼎重现,亦得玄鸟相助。此外,神使所献利国之术,尔等需尽心推行,务求实效。

“诸卿当恪守法令,夙夜匪懈。有功必显,有过必刑。朕,不食言。

“以此九鼎为始,朕之大秦基业万世不移;尔等当戮力同心,共筑永世太平!”

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宏愿,话音落尾,目光中带着无声的威亚扫视全场。

众人无不应声:“唯!”

……

咸阳宫正殿的穹顶甫一有……

咸阳宫正殿的穹顶甫一有暗色,便有无数青铜灯树擎起的熊熊烛火,将这片广大的空间映照得亮如白昼。

见林凤至的目光在青铜灯上停留寸许,她身后专门侍奉她的宫人轻声在她耳边解释:“神使,这灯以青玉雕刻而成,灯座雕刻蟠螭纹,灯柱镂空并饰以蟠螭纹,灯盘可燃五盏油灯。由此唤为青玉五枝灯,说来这灯也是工匠的巧思,您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