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夏宴青则直奔村里的木匠铺,把抄纸的竹帘、榨糖的木槽模具,一下子多订了好几套。

以前是小打小闹,现在要建工坊,这些工具肯定不够用。

村长一听夏家要建工坊,还打算招村里人做工,当即乐了:“这可是给咱们布依村干实事啊!我这就去跟村里的老人商量,给你们划块好地,就按最低的地价算!”

没半天功夫,村长就带着夏父去了村东头的一块空地,地势平坦,离河边还近,取水方便,正适合建工坊。

下午,村长又陪着夏父去了镇上的官府,办好了地契手续,红泥印章一盖,这块地就正式归夏家使用了。

消息传回村里,村民们比夏家人还激动。

建工坊要雇人,盖工坊也要劳力,大家都能靠力气赚钱。

到了开工那天,村里几乎每家都派了劳力来,男人们搬砖运瓦、挖地基,女人们则帮忙筛沙子、递工具,热闹得很。

姜雪提前画好了两家工坊的图纸,制糖坊要留大灶台和晾糖的架子,造纸坊要挖水池和晒纸的场地,图纸标注得清清楚楚。

剩下的就交给夏父统筹全局,夏宴青在工地监工,夏天和夏母则每天做一大锅热饭热汤,送到工地给大家垫肚子。

人心齐,效率就高。

原本以为要一个月才能盖好的两家工坊,只用了半个月就完工了。

制糖坊的青砖灶台锃亮,造纸坊的水池清透,连晾晒的木架都搭得整整齐齐。

工程结束后,夏父不仅按天给每个人结了工钱,还额外给每家送了两斤红糖当奖金。

这时大家才发现,离过年只剩几天了。

夏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工坊年后再正式开业,让大家先好好过个年。

村里的人拿着工钱和红糖,个个喜笑颜开。

往年过年只能勉强吃饱,今年不仅能买肉,还能给孩子扯块新布做衣裳,算是过了个实实在在的“肥年”。

不过,对夏家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在南方过年,多少有些不习惯。

北方过年时早该白雪皑皑,到处都是银装素裹,可江城的冬天,草木还是绿油油的,连风都带着股湿暖的气息,一点“年味儿”都没有。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夏母看着院外的绿树,忍不住念叨了两句,“谁还没有个第一次啊,往后在这儿住久了,就适应了。”

过年总得采买年货,一开始夏家人定好,让夏母带着夏天去镇上,夏母会讲价,夏天眼尖,俩人搭配正合适。

可姜雪却拉着夏母的手,小声说:“娘,我也想去镇上看看,在家待着总觉得闷得慌。”

她怀着身孕,夏家人本不想让她奔波,可架不住她软磨硬泡,最后只好妥协。

最后除了要留在家里看工坊的夏父,夏母、姜雪、夏天和夏宴青,一家四口一起去镇上采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