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页)
遇到感兴趣又实用的,她就买回来收藏。
不过她也发现,新时代的审美和旧时代截然不同。
旧时代追求简洁优雅,衣服多是黑白灰、莫兰迪色;
现在却处处是绚丽的红、明亮的黄、饱和的蓝,连日常用的杯子、书包都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
夏天笑着想,大概是末世里见多了丧尸的灰败、鲜血的暗红,人们想用这些鲜活的色彩,彻底驱散心底的阴霾吧。
这样的“色彩潮流”持续了几年,夏天明显感觉到身边人开始审美疲劳。
街上偶尔会有人抱怨“看久了眼睛疼”,商店里也出现了少量素色商品。
她灵机一动,找出之前收集的旧时代摄像机,开始拍摄以“寻找旧时代”为主题的视频,发布到新时代的社交平台上。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民间考古”,却意外戳中了大众的兴趣点。
她会带着摄像机,去那些还没来得及重建的旧时代废墟。
在坍塌的商场里,找出还能辨认的化妆品柜台,告诉观众“旧时代的女性,会用这些膏体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
在废弃的学校教室,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演示“以前的孩子,就是用这个在黑板上写字、算算数”;
遇到还健在的老手艺人,比如会做旧时代布鞋的老奶奶、能修理机械表的老爷爷,她会耐心记录下他们的手艺,从选材到制作,一帧一帧拍得格外仔细。
除了“考古”,夏天还常拍美食视频。
她会用空间里留存的旧时代种子,种出普通的小麦、水稻,然后磨成面粉、大米,教大家做馒头、包饺子、煮白米饭。
“以前啊,我们过年,或是重要的日子才能吃上一顿饺子,馅儿里放点儿肉,吃起来特别香!”
“这个白米饭,在末世里可是奢侈品,只有基地高层才能偶尔吃到”。
她的语气带着回忆,屏幕外的年轻人听得入迷,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想尝尝奶奶说的饺子”“原来旧时代的粮食是这个味道”。
没人想到,夏天的这些视频,竟在无形中守住了文明的火种。
那些被记录下来的老手艺,有年轻人特意找上门学习;
旧时代的美食文化,催生出“古今结合”的新菜式。
比如用新时代的变异蔬菜做馅料的饺子,用旧时代的烹饪方法制作变异动物肉;
甚至有学者根据她视频里的废墟细节,还原出了旧时代的城市布局。
日子一天天过去,夏天的小院里总是很热闹:有来请教种菜技巧的邻居,有来拍摄纪录片的学生,有来送新研发产品的年轻人…
她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晒着太阳,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景象,嘴角总是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