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家人商量了半天,最后都想到了村头的赵大鹏。

他是个鳏夫,妻子前几年生娃时难产没了,家里只剩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和一个五岁的儿子,全靠他上山砍柴、帮人耕地勉强糊口,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更重要的是,赵大鹏为人老实本分,做事勤快,从不说闲话,让他来做工,放心。

第二天一早,夏父便提着两斤红糖,去了赵大鹏家。

一说明来意,赵大鹏先是愣了愣,随即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二两银子足够他母子三人三个月的嚼用,还能攒下些给孩子买笔墨,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连声道谢。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

之前村里人只知道夏家在做小生意,却没想到能赚够钱雇人,不少家里有劳力的村民都动了心,纷纷上门打听,问夏家还招不招人。

于是,隔了没两天,夏家人又聚在凉亭里,再次开起了家庭会议。

夏父坐在凉亭的主位上,看着围坐的家人,先开了口:“咱们最开始只打算招赵大鹏一个人,可现在村里这么多人来问,倒是有些难办了。”

夏母也跟着叹气:“别的事拒绝也就拒绝了,可这布依村偏僻又穷,大家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好不容易有个能拿现钱的活计,谁都想抓住。要是直接拒绝,怕是会伤了邻里和气。”

众人都皱着眉,夏宴青语气冷静又有条理:“咱们先不说人情,单看生意。

前两个月红糖和纸的销路,大家也都清楚,杂货铺、布庄的订单一直在涨,尤其是红糖,老板已经跟我提了两次,想加订一批过年用。

要是只招一个人,往后肯定供不上货,反而会丢了客户。

依我看,不如多招几个人,干脆把规模扩一扩。”

姜雪坐在一旁,轻轻点头附和:“宴青说得对,咱们的红糖纯手工熬制,纸也厚实耐用,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根本不愁卖。

既然订单在涨,不如直接把制糖和造纸分开,各建一个小工坊,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长期做下去。”

“建工坊?”夏父眼睛一亮,随即看向众人,见大家都没反对,便拍板道:“行!那就建工坊!等工坊盖好,我和宴青各管一个,我管造纸坊,宴青管制糖坊。

雪儿身子重,就负责记账目、算收支,不用沾重活。

夏天你就跟你娘一起,管着两家工坊的后勤,做饭、采买都归你们。

这样分工,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同意!”夏宴青立刻应下,“这样一来,咱们既能从搬甘蔗、捶纸浆的重活里抽出身,专心管生产,还能提高产量,顺便给村里人行个方便,增加收入,这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一早,夏父就揣着刚写好的工坊规划,去找村长商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