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1页)
夏母则把包袱皮仔细摊开,铺在空地处,当成临时的“床”,又把带来的薄毯子叠好放在旁边。
见夏天回来,夏母立刻拉着她炫耀:“你看你大嫂多厉害!刚才我瞅着旁边几家也抓到鱼了,可基本都只有巴掌大,都没你大嫂这条大,估摸着得有四斤重呢!”
姜雪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手上的动作没停,笑着说:“就是运气好,我刚好走到水草密的地方,那鱼躲在草里,一抓一个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呀,大嫂本来就厉害。”夏天凑过去帮着添了点柴火
没一会儿,鱼就烤好了。
夏父把鱼分成几块,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吃得满口喷香。
鱼肉鲜嫩,带着淡淡的盐味,在这种吃杂粮馒头的日子里,简直是难得的美味。
可没吃多久,不远处就传来了孩子的哭闹声。
夏天抬头一看,是二婶和三婶家的几个孩子,正扒着自家的火堆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烤鱼,嘴里吵吵嚷嚷:“我要吃鱼!伯娘,我也要吃烤鱼!”
夏母心软,看孩子们可怜,就掰了两块鱼肉递过去:“来,慢点吃,别烫着。”
几个孩子接过鱼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一会儿就吃完了。
可谁料,没过多久,这几个孩子又端着空碗跑了回来,围着夏母不停晃悠,哭闹得更厉害了:“再给点嘛!我还没吃饱!再给我一块鱼!”
古代流放7
姜雪见孩子们得寸进尺,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语气也冷了下来:“溪边有的是鱼,刚才我都瞧见了,别家也在烤鱼,让你爹娘去抓,想吃多少有多少,别总来我们这儿要。”
最小的孩子却梗着脖子,理直气壮地喊:“我娘说了!你们是长辈,就该给我们吃的!不给就是小气!”
这话气的姜雪直接皱眉,刚要开口反驳,夏天却先一步凑过来,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对那孩子说:“我刚才去捡柴的时候,好像看见你爹和你那个姨娘,躲在树后面偷偷吃好东西呢。
离得远没看清,但看着像肉,油汪汪的,闻着可香了。”
那孩子眼睛一下子瞪圆了,满脸不可置信,哪里还顾得上要鱼,拔腿就往自家营地跑,边跑边喊:“娘!我爹是不是藏肉了?他不给我吃!”
没过多久,队伍末端就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先是二婶尖利的骂声,接着是三婶的附和,中间还夹杂着男人的辩解和小妾的哭嚎,最后竟直接演变成了推搡打闹,乱成一团。
夏天一家坐在火堆旁,听着远处的动静,倒像是看了场热闹。
这荒郊野外的,只要没闹得太厉害,狱卒们都懒得管,只顾着自己围在火堆旁喝酒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