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2页)
还没等融珍开口,永兴帝融宝便永久的闭上了眼睛。
永兴二十三年秋,永兴帝融宝于龙脊关驾崩享年,39岁。
大结局
大殿内,天阙帝国新继位的皇帝,承安帝融誉正端坐在龙椅上,他年仅十九岁的面庞尚存稚嫩,眼神中却已沉淀下与年龄不符的沉重。
承安帝融誉刚刚颁布了登基后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恢复父亲融珍摄政王的爵位,并封西厥王阿史那社尔为地位尊崇的“并肩王”,全权主导西厥与天阙帝国的合并事宜。
传旨太监将圣旨宣读完后,朝中百官中鸦雀无声。几位须发花白的老臣眉头紧锁,嘴唇似动非动,终是还是没敢发声。
退朝后,金銮殿内只剩下君臣三人。
“父王,并肩王,两国合并之事,千丝万绪,关乎国本,朕就全权托付给二位了。”承安帝融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如今虽恢复了爵位的融珍,眉宇间却无多少喜色,反而更添凝重。
他开口说道:“陛下信重,臣万死不辞。西厥与我天阙,风俗迥异,制度不同,骤然合并,必生事端。臣以为,当务之急让两国人民接触接触然后从长计议。”
一旁并肩王阿史那社尔,听了融珍的话,浓眉一挑开口说道:“摄政王有何高见?莫非又要行那和亲纳贡的旧例?”
“我们举办一盛大的登基仪式把能请到所有的国家首领或者重要使臣都请来。比如,西厥的茜尔然公主,附国的丹珠干布和双成公主,婆罗国章西女王,扶桑女皇紫部式,西域各国国王大家先庆祝新地登基,然后慢慢的再谈西厥人入关!”
“好主意!”阿史那社尔开口说道。
承安帝融誉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然后他冲着融珍点了点头。
“不过在此之前咱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干。!”融珍继续开口说道。
“什么事?”承安帝荣誉和阿史那社尔异口同声的说。
融珍缓缓摇头,目光投向窗外,此刻的融珍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干渴已久的大地,随后他收回目光开口说道:
“臣提议,调集军民,举全国之力,开凿一条大运河,将改道多年的上河水,重新引入尚都城”
此言一出,连阿史那社尔都露出了惊容。上河改道,尚都城及周边州县军粮田便可以像以前一样年年丰收。可是复引上河水,工程之浩大,耗费之巨,堪称倾国之力。
“父王……爱卿……这……”永兴帝融誉也被这大胆的提议震住了。
“陛下,运河一开,其利有三。其一,解决尚都城的水源和周边均良田的灌溉问题。其二,可以激活断浪峡这道天险,就让尚都城像之前一样固若金汤。其三,这浩大工程,可吸纳合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量冗余兵员与闲散劳力,避免他们滋事生非,将破坏力转化为建设力。同时让部分西厥士兵参与运河的开凿,这样也有利于西厥入关!”
融誉点了点头当即拍板说到:“既然如此,便依父王所言。传朕旨意,即日起,由摄政王总领工部、户部,并肩王协调西厥各部,共同筹划这运河开凿大业!”
数日后,开凿运河的旨意颁行天下,举国震动。大部分人欢呼雀跃,期待水润上都;小部分人忧心忡忡,惧怕劳民伤财;更有人暗中冷笑,视此为融珍巩固权位、阿史那社尔攫取利益的手段。
朝野上下为运河之事议论纷纷之际,融珍带着阿史那社尔悄然离京,他们共同奔赴黑虎城把茜尔然接到尚都城来……
作者语
各位读者们大家好,我是本书作者畅盈阁佬,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如果您是本书的读者老爷们有幸看到这一章那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