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东宫自古就是太子储君的居所,这些年永兴帝融宝登基,因膝下无子嗣,这地方便彻底搁置了。

朱红的宫墙虽未斑驳脱落,却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微风轻轻一吹便如细雨般落下来。

廊檐下的雕花栏杆也积攒下了厚厚的灰尘,就连原本该油亮的朱漆都没了光泽;庭院里的两棵银杏树百余年了,落叶铺了满地,没人清扫,踩上去软绵得发沉亢的声响。

融珍抬手摸了摸身旁的廊柱,手指上沾了些灰白的尘,他轻轻的捻了捻,眼底有一丝淡然的惆怅。

他只记得儿时自己陪着融宝在这院里追逐玩耍,如今物是人非,自己倒成了这东宫的“软禁之人”。

融珍没有往里走,他就站在院门口的银杏树下,望着文化殿那扇紧闭的旧门。

门楣上“文化殿”三个字的鎏金漆色虽已暗淡,但仍透着当年的气派,只是这份气派被荒废到只剩眼前的寥寂。

清脆的少年声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融珍回头,看见长子融誉领着一群宫女太监向他走来。

十四岁的少年融誉已长开了些,身形挺拔,简直如他少年一般。只是少了他年轻时的野性,多了些儒雅随和的气质。

融誉身上穿的是月水蓝色锦袍,领口绣着蟒纹,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

“父王,您怎么自己先过来了?我让下人备了热茶,本想跟您一同来的。”荣誉收起折扇说道。

融珍的目光扫过他身后的奴婢,宫女们捧着清扫的布巾、扫帚,太监们扛着、水桶,簸箕,他们一个个的都低着头,脚步放得极轻,显然是知道融珍的处境,不敢有半分喧哗。

“你怎么把这些人都带来了?”融珍开口问道,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严肃。

融誉直了直腰,语气带着笃定的说道:“父王被软禁在东宫,这里许久没人打理,没法住人。我让下人们来清扫一番,添些暖炉、被褥,再怎么着不能委屈了父王。”

然后他转身对着奴婢们说道:“你们仔细些,廊下的栏杆要擦干净,银杏叶都扫到墙角堆着,别刮得满地都是;正殿里的桌椅要擦三遍,帐子都换了新的,我已经让人从府里运过来了。”

荣誉一边说着,一边指挥着奴婢动手奴婢们应了声,便各自散开忙活起来。

空荡的院子热闹起来了。扫帚发出的沙沙声、水桶晃动的哗啦声,终于让这沉寂的东宫有了些烟火气。

融誉转过身,又看向融珍,眼神格外认真的说道:“父王,往后我就在东宫陪您了。府里的事有舅舅和额娘们盯着,不用我操心,我就在你身边尽孝。”

融珍闻言,轻轻摇了摇头。他抬手拍了拍融誉的肩膀,手掌已经感受到少年肩上的力道。

这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可有些事,终究不能让他掺和进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