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结果如何?”

“秦大虎已有回音。”葛舒翰说完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然后继续说道:

“他表示愿降,但有两个条件:一保关将军性命,二保巢州军民无恙。”

融珍接过密信,就着夕阳余晖浏览一遍,忽然笑着说道:“告诉秦大虎,孤答应他的条件。不仅如此,若关将军愿降,我保他官职不变。”

葛舒翰略显惊讶的问道:“王爷,恕我直言,关将军毕竟是叛军的首领,如此宽待,恐惹朝廷非议,和皇上猜忌”

“南方未定,杀一个关将军,就会有千百个人揭竿而起。”

融珍继续说道:“咱们唯有示之以宽,方能收服人心。朝廷的那些大臣们想议就让他们议,至于皇上现在他想要的是尽快平定叛乱!去吧,就按我说的办。”

葛舒翰领命,悄然退下。

融珍独自立于山巅,直到星辰满天。他知道,这步棋风险极大。

他知道朝中政敌正愁找不到把柄弹劾他,若招降关将军而事后再生变乱,他这摄政王之位恐怕难保。

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融珍抚摸腰间佩剑,定疆,定疆一定要平定边疆!。

次日黎明,一骑快马自巢州而出,直冲融珍大营而来。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参军秦大虎。

融珍在中军大帐接见了这位叛军使者。秦大虎年约四十,面白无须,眼中有掩饰不住的疲惫与焦虑。

“王爷真能保我巢州军民无恙?”秦大虎开门见山的说道。

见帐中只剩他们二人,融珍开口说道:“秦参军是聪明人,当知我军破城易如反掌。之所以围而不攻,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秦大虎直视着融珍说道:“既然如此,王爷为何又要招降?”

“为将者,当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为政者,当思战后如何长治久安。巢州百姓亦是我天阙子民,巢州官兵是我们的袍泽兄弟…为何非要刀兵相向?”融珍淡淡的说道。

秦大虎沉默片刻,又开口说道:“王爷说的是,可是关将军因军饷之事与兵部怄气。”

“所以需要秦参军相助。”

融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听说,巢州粮草将尽,而苏湖援军迟迟未至。”

这句话击中了秦大虎痛处。原来,苏湖将军封神英德虽名义上支持关将军,实则忌惮其势力扩张,故意拖延援军,欲借朝廷之手削弱关将军的实力。

融珍胸有成竹的说道:“关将军帝国立下汗马功劳…这次为军饷而起兵,却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如今困守孤城,外无援军,内无粮草,败局已定。若此时开城,是保全巢州军民之举,天下人只会赞他审时度势,而非笑他怯战投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