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页)
寒光乍起,定疆剑赫然出鞘三寸!冰冷的剑光如同一道撕裂昏暝的闪电,骤然映亮融珍深不见底的眼眸,那里面再无半分悲恸,只剩下绝对零度的杀意与决断!
再遇禄山
离开燕云城前摄政王融珍告诉自己的师爷诸葛文长,做好防御外敌的准备。
同时他答应诸葛文长南营调兵时,会给燕云城增派5万兵力。随后他又千叮咛万嘱咐诸葛文长他不在的时候,一定要守好燕云城城。
交代完一切之后,融珍又将自己家眷的事情。特地嘱咐了正妃优勒杜兹和侧妃柳枝儿。
随后融珍带着虎符和定疆剑带了十几名玄甲卫向燕云城南500里外的南营军镇进发。
暴雨将至未至,铅灰色的云层低压着南营军镇辕门外高耸的望楼旌旗,那旗帜纹丝不动,空气粘稠得令人窒息。
尘土被无数铁蹄踏碎,又被无形的重量死死按在地表,洇出深色的斑驳。
融珍勒马,他玄色披风下摆纹着暗金螭纹的定疆宝剑,安静的垂于马鞍侧。
他身后是十八玄甲卫,黑甲覆面,呼吸声几不可闻,如同铁铸的雕像,唯腰间制式乌沉的狭长天阙刀透出一点活气。
南营副将柳二娃是柳根儿和柳枝儿的二叔,他快步趋前,甲胄叶片摩擦发出细碎而压抑的铿响,只见他拱手深深一揖然后开口说到:“王爷。”
“二叔,不必多礼!”
融珍未下马,但亲切的回了一句。随后融珍的目光已越过高耸的辕门、如林的枪戟,投向军营深处。
那里是他今日必须要握入掌中的东西——足以碾碎叛军阴谋的强兵。
融珍指尖无声擦过袖中那冰冷坚硬的物件,青铜铸造的猛虎纹理深刻,每一道线条都沉淀着天阙帝国的兵权与杀戮。
虎符真正的调兵凭证。
辕门另一侧,却意外地喧闹。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正被兵士拦下查验,骆驼不耐地喷着响鼻,驼铃叮当,搅扰着军营肃杀的死寂。
丝绸、香料和某种陌生的、带着羊膻气的味道混杂在紧绷的空气里,格格不入。融珍眉毛几不可察地皱了皱。
柳二娃立刻低声道:“王爷,这是往西厥去的商队,手续齐全,末将已令人加快盘查,绝不耽误正事。”
融珍收回目光,不再留意那些风尘仆仆的商人。他翻身下马,玄甲卫们同时下马,他们步伐一致,踏起一小团尘烟。
验符的土台已备好,有亲兵抬来一张木案。柳二娃屏息凝神,退至一侧。
融珍看着这繁琐的程序就像这里的环境一样…
周围万籁俱寂,只余风声掠过营寨箭楼,发出低哑的呜咽。
融珍自袖中取出那半枚错金的青铜虎符,日光被浓云过滤,黯淡地投射在那虎符之上,反出幽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