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页)
融珍举例了,柳根儿和诸葛文长的例子,分析其性格能力,以及驾驭之道。融誉虽不能全懂,但他深知这是父亲在传授毕生经验,所以他认真的记着。
早膳后,融珍命人取来一册《熬鹰歌》,亲自指点儿子阅读其中章节。
书中详细记载各种鹰的特性、驯养方法及注意事项,更有许多治国比喻。
“王者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融珍开口说道。
“书中知识须与实践结合,方得真知。今日熬鹰,即是实践。”融珍继续说道。
日上三竿,殿内温暖明亮。那海东青在饱食后,困意更浓了,时不时的就打瞌睡。
每次海东青瞌睡时小融誉均及时摇铃惊醒,如此反复,鹰越来越疲惫,抗拒越来越弱。
到了中午时分,一件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当小融誉再次靠近时,那鹰不再表现出敌意,而是静静看着他,甚至微微低头,似是在示弱。
“它开始认主了。”融珍观察良久,得出结论式的说道。
随后他微笑着说:“古书云,禽兽之性,其实直白。力竭则屈,恩至则服。人亦如此,只是更加复杂。”
融珍让儿子融誉尝试解开放置饮水的小杯,亲自喂水。
小融誉小心照做,鹰安静地从他手中饮水,再无攻击之意。
“看它的眼睛。”融珍指着海东青的眼睛说道。
“《熬鹰歌》中说:野性之鹰,目露凶光;驯服之鹰,目显顺从。此刻它目中凶光已褪大半,代之的是认命与疲惫。”
果然,那金色瞳孔仍旧明亮,却没有先前的暴戾之气了。
小融誉看着这只海东青,忽然从心生里出一丝怜悯。他开口说道:“父王,它以后还能翱翔天际吗?”
“驯服后的鹰,当然可翱翔天际啦,但腿上依旧会有绳子。这样他才能知道自己该回到哪里。”融珍意味深长地说道。
“太初祖说过,熬鹰如同臣子,虽有才志,终知忠君爱国。”小融誉开口说道。
融珍笑而不语岁后他抚须沉思片刻又开口说道:“记住,下半句更重要:为君者非是要折断臣子的翅膀,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当为何人何事而飞。”
就这么日落月升,又一夜降临。小融誉已极度疲惫,却坚持守候。
此刻他开始理解父亲所说的“意志之力”,发现自己竟真的能够克服睡意与疲劳,持续完成熬鹰的任务。
第二日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入殿内,那海东青在小融誉喂食时,轻轻以喙触碰了他的手指,似是在表达亲昵。
融珍见状,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开口说的话。“大功告成了。这只海东青已认你为主。”
小融誉惊喜地看着海东青忍不住轻抚其背羽。鹰隼安静接受,甚至微微阖目,享受这爱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