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页)
融珍示意内侍取来一矮凳,置于铁架前三步之处。“坐。”
小融誉迟疑地坐下,恰好与鹰平视。那金色瞳仁瞬间锁定了他,充满警惕与敌意。孩子感到一阵寒意自脊背窜升,几乎想要逃走。
“直视它。用眼睛瞪着它。你若示弱,它就知道你可以欺负。”融珍的声音从融誉的身后传来。
小融誉吞咽了一下,强迫自己迎上那锐利的目光。鹰与孩子,一野一稚,在烛光中对视,仿佛一场无声的较量。
刚开始小融誉只觉得那目光如刀,切割着他的勇气。他想起自己的恩师杜易白先生讲的《驯鹰歌》:“金眸玉爪,电击星流”,
当时只觉壮美,此刻亲见,方知何等骇人。他的手心渗出冷汗,腿也开始发软。
“父王,我”小融誉忍不住想要求饶。
“闭嘴。”融珍的声音冷硬如铁,“融家男儿,没有怯懦之辈。”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殿外更鼓声远远传来,已是子时。
小融誉眼皮开始打架,白日读书习武的疲惫袭来,这让他难以集中精神。而那只海东青却依然警觉,偶尔转动头部,羽翼微振,显示出惊人的耐力。
融珍突然看到《熬鹰歌》里写的景象:鹰首微垂,目半阖,似有困意。
随后融珍轻咳一声,小融誉猛地惊醒,急忙摇动铜铃。
铃声清脆,在殿内回荡。海东青顿时惊醒,怒目圆睁,发出一声不满的尖鸣。
熬鹰
“誉儿,你须得时刻警觉,鹰隼闭目即惊之,不可有误。”融珍的话语中充满了赞许之色。
就这么如此反复,夜深如海。烛泪堆叠如小山般凝固在烛台上。太监换烛数次,始终保持殿内明亮如昼。
小融誉困倦不堪,小脑袋一点一点,每次几乎要睡去时,就被父亲的轻咳或鹰隼的动静惊醒。
不知不觉已经三更天了,小融誉已是浑身酸软,眼中布满血丝。那只海东青也显出疲态,不再频繁挣扎,而是静静立于架上,唯有目光依旧锐利。
小融誉声音沙哑,的问向融珍,“熬鹰是为了什么?”
融珍始终端坐椅中,腰背笔直,不见丝毫倦意。他开口说道:“为了让你体会到什么叫意志之力。”
融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古书云,肉体之疲可摧垮常人,却摧不垮真正强者。治国者,常需连日处理政务,应对危机,若无超乎常人之意志,何以担天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