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1页)
月白色的裙裾铺散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上,如同绽开一朵寂静的花。
她伸出那双纤细白皙的手,手指在跳跃的烛光下近乎透明。
她的动作异常轻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小心翼翼地将地上散落的白玉碎片,一片、一片地捡拾起来。
最大的一块碎片上,残留着那朵昙花最饱满的一片花瓣。
融兮的指尖轻轻抚过那冰凉的弧线,动作温柔得像是在触碰一个易碎的梦。
宫女们屏息看着,大气都不敢出。兴庆宫暖阁内,唯有玉片在双成公主掌心相互触碰发出的、极其细微的、清冷的叮咚声。以及皇贵妃孝昙花那破碎的呜咽,交织在一起,如同泉水一样在这富丽堂皇的名叫皇宫的牢笼里,无声地流淌。
谁都能听得出这玉碎之声,源于心里,久久不绝。
启程远嫁!
启明星依旧在这漆黑的夜晚中明亮着,上都城巨大的城市轮廓浸在黎明前最深的墨色里。
后宫里双成公主融兮的寝宫,却已燃尽数支牛油大烛。烛泪堆叠如同火山喷发后的岩浆一般,无数盏烛光跳跃着,映亮寝宫中凝滞的沉重的氛围。
就这么,太阳按照万年历中记载的固有的运行轨迹从东边升起来了。
这几日融珍去了优勒杜兹那里。他将怀孕的柳枝托以及自己刚娶的两房庶妃都托付给优勒杜兹。
融珍这次护送出行带的是同心阁的葛舒翰,他把柳根儿留在了府上。让他更好的能够照看柳枝儿。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融珍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必定这次护送二皇姐远嫁附国,你自己去西厥的时候更简单一些。
虽然间隔了十几年,还是熟悉的步骤。还是熟悉的场景。最不同的是皇帝由父亲圣康帝换成了刚继位的永兴帝融宝。出行的人我自己变成了二皇姐双成公主融兮。而自己却变成了自己的舅爷孝去疾。
当然与之不同的是,上次是质子,而这次是和亲,阿九心里一直嘀咕,如果义渠王当年想到这一点估计自己也就不用去西厥当质子了。
可是他转念又一想,以义渠王和左仙王的聪明才智,又岂能想不到和亲这一点呢?所以没有核心,恐怕里面也是有原因的。
只见儒雅随和的永兴帝融宝。站在金銮殿前的台阶上。一旁的大太监羊舌捧着一把宝剑。
只见永兴帝融宝振臂高呼,开口说道:
“监国摄政王融珍御前听令!”
融珍满身铠甲的像小时候一样从第一节台阶缓缓的向上走去……
这一路融珍满脑子都是小时候自己出使西厥的模糊记忆。这记忆看似模糊,在脑海中却又十分真实。
“臣在!”融珍走到永兴帝融宝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此剑名叫,‘定疆’。乃太初祖融畅于开国血战之中,以天外陨落的奇铁为料,合百炼精钢,淬北境寒泉之工,历时三载而成。”永兴帝融宝格外认真的说。
“据说剑成之日,天地晦暗,雷声隐隐。剑身铭文‘山河永固,锋镝所指’,其意非在杀戮,而在‘止戈’、在‘定鼎’!此剑随太初祖,太祖,太宗烈宗几任帝王,见证无数战役,立下无数战功。,奠定我朝万世之基;此剑曾悬于烈宗帐前,百万叛军得知后闻风丧胆,不敢造次。”
永兴帝融宝顿了顿,语气中注入更深沉的情感,几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托付之重他开口说道:
“此剑,非绝世英才不能驭,非擎天伟略不能承。它不仅是兵刃,更是镇国之重器,是权力的象征,信任的符契。”
永兴帝融宝将剑向前郑重一递:“今日,朕以此‘定疆’相赠。真可谓宝剑配英雄。皇兄,是我同胞至亲,更是我天阙帝国的柱石,擎天臂膀。摄政王借护送公主远嫁之机代朕巡狩四方,抚军安民,定鼎乾坤。这万里河山,四境安宁,非皇兄莫属!此剑,便是朕的托付,是朕的信赖!”
永兴帝融宝突然拔高嗓门,他继续开口说道:“持此‘定疆’,望皇兄代朕,定摄政王所至之疆!定我天阙帝国固有疆域,凡有不臣,凡有作乱,凡有危及我朝江山社稷者,皇兄可持此剑,代天行权,先斩后奏!此剑所向,即朕之意志所达!”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融珍开口说道。
梳妆台前,融兮坐姿如同木偶。两个尚宫局的老宫女,帮她做着装今日的装扮。她们手法熟练…将最后一缕散发也梳拢归位。
沉重的赤金点翠嵌宝九翟冠缓缓放在了融兮的头上,十二支金钗如冰冷的刑具,一支接着一支,这些簪子深深的簪入那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深处。
每一支簪子落下,都似如同一枚沉重的钉子,敲打进融兮的颅骨。
一股难以抗拒的向下之力,死死扼住了她的脖颈,迫使她必须极其用力地挺直脊背,才能勉强维持住头颅不垂落的姿态。
融兮呼吸,在这冰冷的金玉重压之下,变得滞涩而艰难。
“殿下,忍忍。”老宫女的声音平板无波,是经年累月宫廷规矩打磨出的腔调,“此事事关国体。”
只见镜中的融兮面庞被脂粉精心描画,双唇点染着鲜亮朱砂,眉形如远山精心勾勒。美则美矣,却像画在薄胎白瓷上的仕女,精致得没有一丝活气。
这华美绝伦的妆饰,如同她的甲胄,同时又是她的囚笼。她微微转动僵硬的脖颈,金钗冰冷的珠玉流苏便刮擦着脸颊,带来细微的刺痛。
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贴身侍女晚棠。“公主,车驾已在角门候着了。”晚棠的声音带着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