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妇人之仁!一女子之终身,换得边关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安宁,使万千将士免于战死,使百万黎庶得以喘息生息,孰轻孰重?此乃为国分忧!岂能以寻常闺阁之见度之?”大理寺卿孤独林甫开口说道。

站在熊原身侧的兵部尚书孝太亨却眉头紧锁,他向前一步开口说道:“熊太傅和独孤大人所言都有理,可附国近年势大,珠丹干布素有雄心。前年我朝遣使册封,他竟以‘礼薄’为由拒不受封,此番求亲,难保没有试探之意。若轻易许婚,恐显我朝示弱。”

“孝大人过虑了。”户部尚书融衍抚着胡须,语调温和,“附国虽强,却缺我朝丝绸、茶叶,瓷器、农技。和亲之后,互市一开,他们得了实惠,自然不愿与我朝为敌。再者,大土司表文中言明,愿献良马千匹、玉石百斛作为聘礼,还愿遣贵族子弟来上都城求学,这份诚意,不可谓不重。”

融宝静静听着。他知道,这些争论背后,藏着的是朝堂上微妙的平衡。熊原是状元出身三朝元老,精通西域风俗人情,主和一派;孝太亨是先帝圣康帝的舅舅,向来主战;融衍则更重务实,凡事以国库盈亏为考量。他登基未久,根基未稳,每一步都需谨言慎行。

“依诸位之意,这亲,是该允还是不该允?”融宝缓缓开口说道,随后他将目光转向正在那里无所事事的监国摄政王融珍。

融珍今天身着亲王蟒袍,墨色长发以玉冠束起,听到永兴帝融宝的话,融珍睁开双眼上前一步开口说道:“附国地势险要,民风剽悍,若与之交恶,西境必起战火。先帝在位时,便主张‘以和为贵,以威为辅’,和亲可行,但选哪位公主……则需慎重。”

果然,融珍的话音刚落,大太监羊舌便不自觉的轻咳一声,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永兴帝融宝。

此刻永兴帝脑海中闪出自己二姐姐双成公主融兮的模样。

半年前融宝在御花园赏牡丹时见她穿着鹅黄罗裙,蹲在池边喂锦鲤,她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

大姐已经出嫁。三妹…四妹年纪又太小了,也确实是她最合适。

再说三公主长乐公主是自己的同父同母的亲妹妹。让谁去和亲也不能让自己的亲妹妹去和亲啊。不然他们兄弟二人谁都没有办法和生母孝雅皇太后交代。

可是,这个恶人有谁来做呢?永兴帝融宝刚登基不久不想干太过得罪人的事儿,但是事情又必须得干。

或许是心有灵犀,融珍似乎已经看穿了永兴帝融宝的心思,上前一步开口说道,“臣以为,双成二公主确是最佳人选。”

融宝满意的看向双胞胎哥哥。此刻金銮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仿佛被屏住。

融珍迎着皇弟的目光,继续说道:“双成二公主,聪慧温婉,通医术,晓农桑,善佛法。若嫁入附国,不仅能赢得大土司敬重,更能将我朝技艺传至西域,实乃两全。再者,皇贵妃深明大义,必知此事关乎国祚,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融珍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有着不容置疑的魔力。融宝望着自己的皇兄,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或许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真的存在。因为他这位双胞胎哥哥从未让他失望过。

“可……”融宝喉结滚动,假装想说些什么,正在这时融珍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陛下!”融珍继续开口说道:

“臣愿请命,亲自护送双成公主前往附国。一来,显我朝诚意;二来,臣可借机观察附国虚实,与珠丹干布定下互市细则;三来,有臣在,必保双成二公主平安。”

永兴帝点了点头,皇兄是监国摄政王亲自护送,里子面子都有了。再者也可以借融珍离京的时间,顺道查一下前几日自己坠马是否有主谋!

“摄政王能力出众,深谋远虑!有王爷护送,双成公主定会万无一失,附国也必不敢再轻视我朝。”熊原开口说道。

户部尚书融衍也附和的说道:“王爷此去,可顺便与附国敲定岁贡与互市之事,臣愿即刻拟定章程,交由王爷带去。”

永兴帝点了点头然后又看了看大殿内的群臣,他深吸一口气。作为皇帝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好。”永兴帝缓缓的开口说道。他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此事就按摄政王的意思去办。传朕旨意,封二公主融兮为‘和硕双成公主’,择吉日远嫁附国大土司珠丹干布。由监国摄政王融珍亲自护送,仪仗从厚,随带农技、医者、工匠百人,彰显我朝天恩。”

“陛下圣明!”群臣齐齐齐声说道。

此刻永兴帝融珍知道朝堂上这一关虽然过去了,但是后宫那一关他过会还要独自去面对!

双成公主

之前说过兴庆宫因院内的两眼泉眼而得名。

黄昏时分天还没黑。华灯初上,兴庆宫的红梅还沾着残雪,抬头望去檐角的鎏金走兽却已被新换的明黄帷幔衬得愈发威严。

但此刻的兴庆宫内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似乎悠扬的檀香也掩盖不住这悲伤的氛围。

永兴帝融宝静悄悄的来到兴庆宫的东暖阁。

正要通传的小宫女被他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住了。

永兴帝融宝放轻脚步,如同踏在薄冰之上,悄无声息地靠近那扇虚掩着的、内殿的朱漆雕花门。

门缝里泄出的光,带着暖阁特有的氤氲暖意,却暖不了此刻门外人心头的寒意。

暖阁里的声音清晰地透了出来。

皇贵妃孝昙花摒弃了以往雍容与一丝娇软高高在上的语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