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纷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努力维持着面无表情,但那瞬间的慌乱和窘迫,却没能完全掩饰住。

苏晓晴的目光在徐如虎通红的耳朵上停留了一瞬,眼神里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随即恢复了平静。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端起面前的饮料,轻轻抿了一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浅笑。那个壮实、沉默、看起来有些木讷的警察,似乎……有点意思。

这种纯情又笨拙的反应,在她周旋的圈子里,倒是少见。

…………

几天后,市委常委会会议室。

这是唐逸正式以市委常委身份参加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庄重,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市委常委们按序就座。

市委书记陆怀州坐在主位,神情沉稳。市长沈明哲、副书记杜维民分坐两侧。

唐逸的位置相对靠后,他刻意选择了低调,默默地观察着会场。市政协主席阮晴坐在他对面,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淡然。

今天的议题之一,是研究青山镇镇长到龄退休后的接任人选问题。

青山镇并非江市经济最发达的镇,但地理位置特殊,生态资源丰富,是市里规划的未来生态旅游重点发展区域,这个镇长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组织部长照例先介绍了两个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一个是青山镇本土提拔起来的党委副书记,姓赵,基层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情况;

另一个是市农业局下派的一位年轻科长,姓孙,学历高,思路新,有市局机关工作经验。

介绍完毕,陆怀州照例让大家发表意见。

常务副市长王长林率先开口,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平和但带着倾向性:

“两位同志的情况,组织部门介绍得很清楚了。我谈点个人看法。青山镇下一步要发展生态旅游,这是新课题,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孙科长年轻,有闯劲,在农业局参与过几个现代农业观光项目,有相关经验,我觉得可以给他压压担子,或许能打开新局面。”

王长林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与杜维民素来有些理念不合,他倾向于任用思路更开放的年轻干部。

王长林话音刚落,市委秘书长,一位紧跟杜维民步伐的老资格常委,立刻接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

“副市长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青山镇情况复杂,基础薄弱,当前首要任务是稳队伍、稳人心。”

“赵副书记在青山镇工作十几年,从普通干部干起来的,情况熟,威信高,他上来,能够确保平稳过渡,不至于出乱子。改革也要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嘛。”

他的话直接反驳了王长林,旗帜鲜明地支持杜维民看重的人选。

随后,其他几位常委也陆续发言,有的明确支持赵副书记,强调稳定;有的倾向于孙科长,看好其潜力;也有个别常委态度含糊。

会场上的意见明显分成了两派,支持杜维民提议的“稳健派”和支持王长林看好的“改革派”争论逐渐升温。

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体面,但话语中的机锋和派系界限已经清晰可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