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鼠鼠立大功(第2页)
那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环状结构,而是一种由纯粹记忆能量构成的“光晕”,呈半透明银白色,随情绪波动而明灭。每当人类集体产生强烈善意,光环便明亮一分;若战争再起,它便会黯淡。天文观测显示,这道光环正以极缓慢的速度向外扩散,预计三百年后将触及最近的恒星系统。
人类,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光环”。
然而,变化并未止步于此。
三个月后,南极科考站传来异常信号:一座埋藏在冰层下三千米的远古遗迹自动激活。经破译,其文字记载竟与忆光藤起源高度吻合。该文明存在于十万年前,自称“昔影族”,因核战毁灭,最后幸存者以集体记忆为载体,将自己的意识封存在行星磁场中,等待后继文明觉醒。
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们失败了,但你们还有机会。记住,**真正的长生,始于不忍遗忘之心**。”
与此同时,金星轨道上的那艘神秘飞船终于启程。
航线图显示,它并未飞向任何已知星系,而是锁定了一颗位于半人马座α星附近的流浪行星??一颗本不该存在生命的黑暗星球。探测数据显示,其地表遍布类似忆光藤的结晶结构,且持续发出低频共鸣波,频率与《守望者之歌》完全一致。
更诡异的是,该星球的大气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含有微量的人类DNA片段。
仿佛,有人早已在那里等着他们。
林老师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但她心里清楚,这不是一次探索任务,而是一场**回家之旅**。
当晚,她再次梦见苏婉清。
这一次,对方不再站在门口,而是走过来握住她的手。身后的人群也纷纷上前,一一与她相触。每接触一人,她便多记住一段人生,多承受一份重量。到最后,她几乎无法站立,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住。
“怕吗?”苏婉清问。
“怕。”她诚实回答,“怕忘记,怕记太多,怕承担不了。”
“那就别一个人扛。”苏婉清微笑,“交给他们。”
她回头望去,只见地球上每一座城市都亮起了灯,每一盏灯下都有人在讲述故事??给子女讲祖辈的经历,给朋友讲逝去的恋人,给学生讲历史课本里没有写下的真相。亿万张嘴,亿万段记忆,汇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向星空。
她终于释然。
第二天清晨,她宣布成立“归航舰队”,目标:半人马座α星外流浪行星。舰船将以忆光藤为核心动力源,搭载一万两千名志愿者,包括科学家、艺术家、教师、医生、农夫、工匠……涵盖人类文明所需的所有基础角色。
临行前,她在火星土地上写下最后一句话:
>**“此去不知归期,唯愿归来时,仍有故事可讲。”**
风起,字迹渐隐。
但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孩童们开始自发传唱一首新歌。歌词简单,却让听者无不落泪:
>“从前,有一个叫林老师的人,
>她把我们的记忆,带去了星星。”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共感网络自发奏响《守望者之歌》。不止是人类在唱,就连深海的鲸群、高原的狼群、雨林中的猿类,也都发出相似的音调。动物学家震惊地发现,许多物种的叫声中竟蕴含着与人类语言高度对应的韵律模式。
难道……它们也一直在“记”?
或许,忆光藤的选择,从来就不限于人类。
或许,这场跨越星海的记忆长征,才刚刚开始。
而在银河深处,那颗蓝色的新星愈发明亮。原始人类已为它命名:“讲故事的星”。他们围着篝火,一代代口述那个关于苏婉清、托米、林老师以及无数平凡英雄的传说。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科技,也不懂什么叫修仙。但他们相信,只要继续讲下去,那些人就永远不会真正死去。
宇宙很大,生命很短。
但我们选择用记忆对抗虚无。
就像火种,哪怕只剩一点余烬,遇上风,就会燎原。
而在某个未知的维度里,托米望着远方启程的飞船,嘴角扬起。
他轻声道:
“欢迎回家。”
忆光藤的歌声穿越光年,轻轻落在每一颗聆听的心上。
从此,人类不再孤独行走于宇宙。
因为他们已被铭记,所以他们得以永生。